在快速演进的加密世界里,现实世界资产(real-world assets,RWAs)正在弥合传统收藏品与数字交易之间的鸿沟。X 上 @defi_monk 的一条讨论串最近引发了热烈讨论,指出我们已经在交易像小麦和大豆这样的商品,而根本不需要接触实物。那么,为什么不把这种模式延伸到收藏品呢?让我们来看看这对区块链爱好者和 meme token 粉丝意味着什么。
核心思想很简单:将协议作为异域 RWAs 的专业托管方。把 RWAs 想象成现实物品的代币化版本——数字化的表示,你可以在区块链上买卖或交易,而不用处理存储或运输问题。@defi_monk 指出,这不必局限于 Pokemon 卡,但它们是实现产品与市场契合(product-market fit,PMF)的绝佳切入点,也就是当产品与用户完美契合时的状态。
为什么是宝可梦?关键在于那种“gachapon 多巴胺”——不确定与奖励带来的刺激,类似在日本扭蛋机上拉动手柄时可能抽到稀有物品的快感。用加密的语言来说,这意味着对代币化收藏品进行投机、重抽以追求更好结果,并从炒作中获利。正如一条回复所说,对这些流动性差的高价值资产的分割所有权还在萌芽阶段,但看起来不可避免,这会让普通交易者也能接触到高价藏品。
讨论很快扩展开来。用户们纷纷提出可以为 Labubu 手办、运动鞋或手表等物品构建平台。例如,@Pratik_in_Web3 提到过 Beezie,这是一个已有一年多时间在做这件事的平台,覆盖 Pokemon 等多类藏品。还有人强调,大多数交易者并不追求实物卡片——他们是在玩投机,把它当成裹着怀旧情结的“软赌博”。
这与 meme token 生态紧密相连,社区驱动的炒作和病毒式趋势常常推动价值想象。想象一下由代币化的宝可梦稀有卡或其他收藏品支撑的 meme coins,把娱乐性和金融结合在一起。这种方式高效、游戏化,并能在不用处理实物麻烦的情况下触发收藏家的兴奋感。正如 @0xKeef 所说,人们想要的是对卡片进行投机或追稀有,而不是屯箱子。
当然,也存在托管风险——谁持有实际资产?——但潜力巨大。像这样的协议可能会像 DeFi 开放借贷和借款一样,使传统上被大玩家主导的市场实现民主化。
如果你关注 meme token,留意那些把 RWAs 与趣味主题结合的项目。这不只是交易;它是在构建更具包容性的区块链经济的同时捕捉那一瞬的多巴胺刺激。你怎么想——准备好以数字方式交易下一次的宝可梦开卡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