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区块链爱好者们!如果你在滑 X(前 Twitter)并关注最新的区块链热议,你可能看到过 @BSCNews 的一篇帖子,大家都在讨论 Interlink 的代币经济学。他们称那篇文章是“理解 @inter_link 专门设计代币系统的唯一本”,老实说,读过之后我也同意。下面我把要点拆解得更易懂,尤其适合对这些概念还不太熟悉的读者。
Interlink 正在通过构建“以人为中心的网络”来搅动区块链圈。把它想象成一个强调真实人类参与加密经济的平台,而不是让大资金或机器人主导。目标是什么?要验证并接入多达 10 亿用户,打造一个可持续体系,帮助无银行账户人群、支持点对点支付、人道援助,甚至跨境医疗和教育项目。目标很宏大,但他们的双代币模型似乎正是为实现这些目标量身设计的。
Interlink 的核心是两种代币:$ITL 和 $ITLG。这不是传统的单代币模式;它参考了像 Bitcoin(作为价值储存)和 Ethereum(用于实用功能)这样的典范。双代币的方式在保障投资者安全性和满足日常网络活动实用性之间达成平衡。这里有个关键术语:proof of personhood,这是一种验证每位参与者为独立真人的方法,确保“一人一节点、一人一机会”。这样可以杜绝假账户和不公平优势。
先说代币分配。$ITL 的总供应为 100 亿枚。其中一半——50 亿——直接分配给 $ITLG 持有者,另一半则用于支持机构增长并维持生态稳定。该部分由 InterLink Foundation 管理,主要用于 staking。
另一方面,$ITLG 的总供应高达 1000 亿枚。其中 80% 大量预留给 Human Node 矿工——也就是通过验证并邀请他人参与的已验证用户。剩下的 20% 用作激励,保持生态活力。此代币用于治理和日常网络运营。
再看实用性:$ITL 是用于 staking 以访问 Human Layer(也就是已验证用户网络)的主要通行证,更面向机构玩家,如风险投资公司,充当战略储备资产。这里的 staking 与更宏观的增长策略相匹配。
而 $ITLG 则是工作型代币。你可以用它在 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中投票、优先参与新项目的 launchpad,或支付小游戏和服务等微型应用。你可以根据持有量和活动获得奖励,持有 $ITLG 的同时也能和 $ITL 一起获取奖励。但要注意——无法直接兑换成其他资产;一切都围绕在生态内构建价值。
它的独特之处在哪?挖矿过程非常可及且富有弹性,既奖励早期采用者,也为后来的用户留出空间。通过 InterLink ID 验证有反机器人保护,代币锁定机制有助于维持供需平衡。此外,从合规模性角度来看,$ITL 可能被视为符合 SEC 标准的 security token,这对合规来说是件大事。
如果你喜欢 meme 代币,可能会好奇这与 meme 文化如何契合。虽说 Interlink 并非纯粹的 meme 项目,但它的社区驱动特性和推荐奖励确实具有那种我们喜爱的病毒传播潜力。它更强调实际用途,但以人为中心的切入点可能会启发那些想为 meme 项目注入实质内容的团队。
想了解更多细节,可以查看 BSC News 的完整文章。他们还链接了相关读物,比如 Interlink 的 2025 里程碑、关于 DAO 的指南,以及对 Bitcoin 和 Ethereum 的解读。
继续关注 Meme Insider,获取更多此类解析——不论是下一个大热 meme 抛盘,还是可能塑造未来的严肃代币经济学。你如何看待双代币模型?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