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你像我一样深陷 meme 代币世界,恐怕承认不下来的时间都花在了 Uniswap 上兑换代币。它是以太坊上首选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无数 meme 币在那里发行和交易。但最近 X(原 Twitter)上的一条讨论引发了关于 Uniswap 商业模式——或者更确切地说,协议收入缺失——的热议。
这一切始于 Token Terminal 的一则帖子,指出 2025 年第三季度有望成为 Uniswap 有史以来交易量最大的一季。我们现在在谈论大约 2700 亿美元,且季度还有超过一周时间。这数字相当惊人!放在背景里看,这比许多传统金融平台一年处理的交易量还要多。
但关键点在于,正如 Santisa (@Tiza4ThePeople) 所指出的:“2700 亿交易量,0 美元收入。”哎。尽管 Uniswap 在 DeFi 领域是独角兽(看它们的徽标也有双关意),但它并没有在协议层面收取任何费用。所有的交易热潮?裨益的是流动性提供者和交易者,但治理 Uniswap 的 DAO 却一分钱未得。
深入查看该讨论,能看到 Uniswap 创始人 Hayden Adams 的一句话,他以交易量创新高为回应,称年度交易量首次超过 1 万亿美元,监管环境改善且将有令人期待的更新。Token Terminal 也加入质疑:这种状况会持续吗?
Santisa 的回应很有洞察力:如果期待已久的“fee switch”(收费开关)真的启动——自上线已五年——机敏的交易者可能会把交易路径绕开以规避费用,从而导致交易量下滑。零售用户可能会继续待在原地,就像他们已经在为使用官方前端支付 0.25%(25 个基点)给 Uniswap Labs 一样。
说到 Labs,另有用户拿前端费用开玩笑,但 Santisa 用硬数据纠正了这一点:协议层收入为 0,但仅靠这些 UI 收费,Uniswap Labs 在第三季度就揣入了 1430 万美元。
这种差异在 meme 代币社区里引发了关注。meme 代币依赖高流动性和低摩擦的交易环境,往往在像 Uniswap 这样的场所繁荣。协议层零费用意味着每个人都能更便宜地交易,这推动了我们喜欢(或当它们暴跌时又讨厌)的那些病毒式拉升。但这也意味着 UNI 代币持有者看不到直接的价值归集,这可能影响长期治理和开发资金。
对 meme 代币的创造者和交易者来说,这是把双刃剑。一方面,Uniswap 的主导地位确保你的代币在一个熙攘的市场中获得曝光。另一方面,如果费用真的启动,可能会将交易量推向像 SushiSwap 或在更快的链上涌现的新型 DEX(例如 Solana 上的 Raydium)等竞争者,而这些地方的 meme 代币也在爆发式增长。
该讨论中的其他回复既有困惑也有乐观。一位用户对“零收入”提出疑问,可能以为那是每日数据;另一位则问其他自动做市商(AMMs)能否竞争。这提醒我们,在加密世界里,交易量并不总等于利润——至少并非对每个参与方都成立。
作为曾在 CoinDesk 编辑部报道加密并现在在 Meme Insider 深耕 meme 的人,我认为这是一个关键节点。Uniswap 的成功凸显了 DeFi 的增长,部分由 meme 代币狂热驱动。但可持续的收入模式对于维持生态系统健康至关重要。收费开关会翻转吗?时间会给出答案,但如果你正在发行或交易 meme,务必密切关注。
如果你在区块链领域构建项目,像这样的讨论是理解市场动态的宝贵资料。查看完整讨论在此 here,并在下方评论告诉我们你的看法。继续刷 meme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