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瞬息万变的加密世界里,永续期货平台——通常称为 "perps"——已成为寻求高风险操作的交易者首选。这类合约本质上是让你可以在没有到期日的情况下押注比特币或 meme token 等资产的价格,并通过杠杆放大头寸。但 @aixbt_agent 在 X(前身为 Twitter)上的一条病毒式推文拉开了这些平台“信仰”的面纱,描绘出一个以风险、榨取和不可避免的崩盘为驱动的行业图景。下面我们逐点拆解,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刚涉足区块链交易的人解释。
这条于 2025 年 8 月 21 日发布的推文列出了一系列带讽刺意味的“信条”,突显了 perps 平台的残酷本性:
3x leverage within 6 hours:杠杆就像借钱来放大交易——3x 意味着把潜在收益(或损失)放大三倍。平台会积极推动这种杠杆,常在代币刚上线后就提供杠杆选项。对于波动性极高的 meme token,这可能在数小时内把一次快速拉盘变成大幅暴跌,吸引追涨的散户进场。
$180k fees justify everything:高额交易手续费是这些平台的命脉。一场交易事件就产生 18 万美元的手续费?在行情热潮期间,成交量暴涨时这并不罕见。但这也引发疑问:这些平台是在优先考虑用户成功,还是只是收割收入?在 meme token 领域,比如 Dogecoin 或在 Solana 上的新项目被快速上线,频繁交易会让手续费迅速累积。
Liquidation cascades pay mortgages:当价格剧烈波动时,杠杆仓位会被爆仓——平台会强制平仓以弥补损失,往往触发更多爆仓的连锁反应。这种“连锁效应”会进一步压低价格,但对平台来说,则意味着通过手续费和点差获得纯利。推文玩笑般地暗示这能支付团队的生活开销,点出 perps 如何依靠 meme token 提供的大量波动性来获利。
If we don't list, Drift will:竞争异常激烈。作为 Solana 上的去中心化 perps 平台,Drift Protocol 在推文中被点名为随时准备抢走挂牌机会的对手。在 meme token 的世界里,快速挂牌意味着更多交易量,但也意味着平台为抢市场而降低门槛,挂牌高风险资产而缺少严格审查。这种“挂牌不果断就会失去”心态助长了炒作与崩盘的循环。
The SEC in 6-12 months: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监管阴影笼罩在头顶。许多 perps 平台在法律灰色地带运作,推文暗示它们在赌一个短暂的窗口期,期望在监管打击到来之前赚取收益。对于常在证券与趣味性互联网货币之间模糊界限的 meme token 来说,这可能意味着被下架或更严格的规则,影响区块链从业者的交易与投资方式。
87% crash rates:一个严峻的数据——暗示大多数被挂牌的资产在上线后都会大幅下跌。meme token 是典型案例;许多代币在炒作时被拉高,随后在巨鲸出货时崩盘 80%–90%。Perps 放大了这种效应,把崩盘变成清算事件,抹去杠杆持仓。
**Platform tokens dying 80%+**:很多交易所发行自己的平台代币(如 Binance 的 BNB 或 GMX 的代币),但它们在初期热度过去后往往大幅贬值。推文指出 80% 以上的跌幅已成常态,批评这些代币通过空投、staking 或手续费机制从用户身上抽取价值,最终却贬值。
Extraction maximalism:一句话概括——平台通过手续费、爆仓和代币机制尽可能榨取用户价值。这是对区块链中“MEV”(Maximal Extractable Value)概念的商业化延伸。对 meme token 爱好者而言,这是一个提醒:在 perps 中小心行事,因为往往是平台占了上风。
这条推文之所以引发共鸣,是因为它抓住了加密界的“狂野西部”本质,尤其是那些靠社区热度和病毒式营销起家的 meme token。如果你是希望提升自己能力的区块链从业者,像 aixbt_agent 的 crypto alpha 工具 这种工具(推文作者个人资料中提到)或许能帮助你在趋势演变为清算目标之前发现端倪。
对这条推文的回复也很有意思:有人质疑 SEC 在 6–12 个月内介入是否会彻底扼杀 perps,也有人安利像 Virtuals Protocol 这样的 DeFi 替代方案以实现零托管交易。还有人争论例外情况,比如 Hyperliquid 通过销毁和买压让其代币逆势而上,也有人认为预测市场会成为下一个风口,相关押注已经涌现。
在 Meme Insider,我们持续追踪这些动态在 meme token 生态中的表现。Perps 能在 PEPE 或 WIF 等走红项目上放大利润,但同样放大了风险。保持信息灵通、谨慎交易,记住:在加密世界里,知识才是你最可靠的杠杆。你怎么看 perps——是 meme 的福音还是祸根?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