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Vader AI 转向解析:关于 unstaking 的常见问题及 $VADER 持有者的下一步

Vader AI 转向解析:关于 unstaking 的常见问题及 $VADER 持有者的下一步

在区块链与 AI 代币瞬息万变的世界里,适应力就是关键。最近,Vader AI 团队在 X(前 Twitter)发出了一条详尽的 FAQ 线程,解释他们为何决定 pivot 以及如何处理一次 unstaking 事件。此举在持有者和更广泛的加密社区中引发了讨论。下面我们用通俗的语言拆解一下,内容基于 @Vader_AI_ 的原始线程以及 @VaderResearch 的后续回应。

未来感的黑色头盔,带有 V 标志,代表 Vader AI

转向:为什么现在改变航向?

Vader AI 最初与 Genesis 生态紧密绑定,几乎像个跟随者,随 Genesis 的兴衰起伏。当 Genesis 热闹时,Vader AI 也乘势而上。但随着采用率放缓,Vader 的势头也减弱了。

团队当时在构建 DeFAI——一个由 AI 驱动的去中心化金融工具,用于自动化 Genesis 中的积分管理。可以把它想象成用多个 AI agent 做尽职调查,让决策更加公平和高效的智能软件。然而,Genesis 并未包含募资选择,这迫使优秀项目转向其他 launchpad。这打击了增长,而 Vader AI 不想在这种风险上继续加注,尤其是在他们已经通过与 Virtuals 的合作对 Virgen Points 有一定暴露的情况下。

更聪明的玩法是?把重心转到更大、更广的 AI 机会上。这是一次重置,聚焦长期潜力,而不是固守一条越来越狭窄的路径。

一次性 unstaking:大胆的重置

许多 staker 是为了那些 Virgen Points 加入的,但随着兴趣减退,他们变得不耐烦并希望退出。把代币继续锁着可能会让不确定性拖上数月。相反,团队选择了一次性完成的 unstaking 事件,以快速理清局面。

这种做法允许不再参与的人自由退出,而真正的支持者可以选择持有或重新 staking。这个做法受到 Virtuals 在 2023 年末从 $PATH 转向 $VIRTUAL 的启发——当时类似的解锁清理了供给过剩并刷新了生态系统。

保持低调:公平重于提前警告

为什么没有提前通知 unstake?如果提前公布,可能会让部分持有者在 staker 还未知道前就抛售,造成混乱与不公平。同时,可能引发两波恐慌:一次在公告时,一次在事件发生时。

通过保密,团队确保没有内幕交易——一切都可以在链上核查。人人平等,无泄密、无戏剧性溢出。

揭幕时机:注重实质胜过炒作

同样地,他们也等到新方向稳固后才公布。过早放出信息可能引发各种猜测,一旦计划调整就会招致质疑。在加密领域,细节变化极快,过早的炒作可能适得其反。

团队把重心放在关键准备工作上:招聘人才、对接合作伙伴、品牌重塑,以及把他们的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推进到临近发布的状态。现在这些基础工作已完成,他们距离发布仅数周之遥。这建立了可信度——用行动证明,而不仅仅是口头承诺。

大局观:不是 rug pull,而是重建

总结来看,目标是为协议的未来做强基固本。需求在下降,因此果断的重置避免了长期的停滞。重要的是,这不是一次 rug pull——没有开发者钱包在事件前后抛售代币,这些都可以在链上验证。

正如 @VaderResearch 在回应中指出的,自 2024 年 10 月以来已有超过 1,000 个 AI 代币发射,但许多要么消失要么被 rugged。当一个代币的价值从 $70M 降到 $12M FDV(fully diluted valuation,全稀释估值)时,这是市场要求改变的信号。像 Virtuals 那样在不稀释持有者或发行新代币的情况下 pivot,是艰难但正确的路径。

团队甚至空投了价值 $3M 的 $VIRGEN(后来膨胀至 $30M),他们自己并未获利,并且持续用交易费用回购。核心在于建立长期价值,忽略短期噪音。

社区反应与未来展望

该线程反响混合——有人赞赏透明度和脚踏实地的努力,另一些人则质疑转向的时机或希望看到更多关于路线图和 staking 权益的细节。随着 MVP 发布临近,预计会有更多细节放出。对 $VADER 持有者而言,这可能标志着 AI 代币叙事的新篇章,把 meme 吸引力与真实的技术效用结合起来。

持续关注 Vader AI 的 X 资料 获取更新,记住,在加密世界中,pivot 有时能把弱势者变成领跑者。始终 DYOR(do your own research),再决定是否参与。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