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VanEck 支持 Agora 在 Hyperliquid 上的 USDH 提案:在无需资本的情况下从每月 4,000 亿美元交易量中提取收入

VanEck 支持 Agora 在 Hyperliquid 上的 USDH 提案:在无需资本的情况下从每月 4,000 亿美元交易量中提取收入

资产管理巨头 VanEck,管理资产规模高达 890 亿美元,刚刚在 DeFi 世界里做出了一步精明之举。9 月 14 日,他们用自己的影响力支持了 Agora 将 USDH——一种合成美元稳定币——接入 Hyperliquid(一个热门的永续合约交易所)的提案。凭借其大量持仓带来的 240 票支持,该提案顺利通过,为后续的营收玩法铺平了道路。

简单来说,Hyperliquid 正在热闹运转,月度交易量约为 4,000 亿美元。每天都有大量交易在发生——永续合约、现货交易,应有尽有。Agora 的 USDH 被设计为一种有抵押的稳定币,以 Bitcoin、Ethereum 等资产作为支持,目标是将价值锚定为美元。但关键并不仅仅是新增一种稳定币,而是在提案中嵌入了能从平台每笔交易中提取收入的机制。

想象一下:VanEck 并不需要把一美元的自有资本投入到 Hyperliquid,就能促成这件事。他们动用的是源自其管理资产规模的投票权,去影响协议治理。通过这样的设置,他们(以及 Agora)可以在那巨大的 4,000 亿美元交易量上收取“租金”。就像成为了 DeFi 交易场的房东,却无需直接买下这片地产。相当聪明,不是吗?

对于不熟悉 DeFi 治理的人来说,关键在于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s)。代币持有者对影响协议未来的提案进行投票。像 VanEck 这样的巨头,拥有雄厚的资本和大量代币持仓,能够左右决策。这种现象并不少见,但也让人担心本应去中心化的系统中出现集权化的苗头。这会不会是机构介入加密市场的未来:传统金融巨头通过规则博弈谋取自身利益?

Hyperliquid 本身在 perp DEX 领域表现突出,以高速执行和低费用著称,吸引了希望获取杠杆但不愿面对中心化交易所麻烦的交易者。引入 USDH 有望提升流动性并开放新的交易对,但“提取收入”这一角度则增加了争议。批评者可能会称之为寻租行为,而支持者则认为这是资本效率的聪明运用。

在我们观察事态发展的同时,这也提醒了大家治理代币在区块链生态中正在成为强有力的工具。无论你是 meme 代币爱好者还是 DeFi 的资深投机者(degens),关注这些动态都可能发现新的机会——或者风险——在不断演化的加密格局中。你怎么看——创新还是越界?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