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Viktor Bunin 批评 Circle 的 Arc L1 策略:对稳定币网络的危险信号?

Viktor Bunin 批评 Circle 的 Arc L1 策略:对稳定币网络的危险信号?

在不断演进的区块链世界里,像 USDC 这样的稳定币在交易和流动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对像 meme 代币这样波动性高的资产来说——因此像 Circle 这样的公司做出的重大决策会在整个生态中掀起涟漪。最近,Coinbase 的协议专家、Credibly Neutral 投资者 Viktor Bunin 在 X 上分享了他对 Circle 新链 Arc 的看法。他的帖子引用了 Circle CTO Nikhil Chandhok 的一次访谈,指出了他们方法中的一些潜在陷阱。让我们用通俗的语言拆解一下,这对 meme 代币爱好者可能意味着什么。

背景:Circle 的 Arc 链发布

Circle——也就是流行稳定币 USDC 背后的公司——在 2025 年 8 月公布了 Arc,作为专为稳定币支付与金融设计的全新 Layer-1(L1)区块链。把 L1 想像成区块链的基础层,比如 Ethereum 本身,万物由此开始。Arc 的设计目标是使用 USDC 支付 gas fees 来实现快速、低成本的交易,并兼容 Ethereum 的工具。它承诺亚秒级最终确定性——意味着交易几乎瞬间确认——并且具备可配置的隐私功能,这对金融类应用可能很有用。

但为什么不把它做成 Ethereum 的 Layer-2(L2)?L2 更像是扩展 Ethereum 的附加层,通过将交易放到主链之外处理同时仍回溯到主链以确保安全性。对用户来说它们更便宜、更快,已经成为许多项目的首选,包括那些在 Base 或 Optimism 等网络上承载 meme 代币的项目。

在 Andy(来自 The Rollup)发布的一次访谈中(原始 X 帖子链接),Chandhok 用 AI 计算的类比来解释这一选择。他将通用 CPU(像早期的区块链)比作通用硬件,而将专用的 GPU(像 Arc)比作更适合特定任务的硬件,比如 AI 中的矩阵乘法。正如 NVIDIA 通过打造针对 AI 工作负载的专用硬件崛起一样,Circle 认为 Arc 是一条为支付优化的定制链:快速的最终确定性、没有波动的原生代币,以及 L2 还不一定能同等提供的隐私功能。

Viktor Bunin 的批评:根本性的误解?

Bunin 委婉地反驳称这种 GPU 类比是一个“红旗”。原因如下:区块链不像孤立的硬件芯片。它们是网络,其价值来自于网络效应——链上的人、应用和流动性越多,链就越有用。GPU 不具备这种特性;你可以买一块 GPU 并独自使用,而不需要其他人加入。在加密领域,孤立可能会注定项目失败。

如果 Arc 只是用于 Circle 内部用途,Bunin 认为做成 L2 更有意义——部署更快、运行更便宜,而且可以利用 Ethereum 庞大的生态。既然不打算追求广泛采用,为何费力去构建一个全新的 L1?他祝 Circle 成功,但对该策略能否奏效持怀疑态度。

这不仅仅是学术争论。对 Bunin 帖子的回复也表达了类似看法,有人称回答“糟糕”,或暗示技术决策存在偏见。这引发了更大的争论:专用的 L1 是未来,还是 Ethereum 的 L2 扩展会赢得主导地位?

这对 Meme 代币意味着什么?

Meme 代币依赖于炒作、低手续费和便捷的流动性——这些通常由像 USDC 这样的稳定币提供。如果 Arc 成功,可能意味着更顺畅、更快速的稳定币转移,或许能与 meme 代币交易所在的 DeFi 平台整合。想象一下 meme 代币暴涨时能实现即时的 USDC 兑换、没有 gas 波动,以及为大额交易提供的内建隐私。

但如果 Bunin 说得对,Arc 无法形成网络效应,它可能会成为另一个孤立的链,限制其对更广泛 meme 社区的效用。meme 代币通常在 Ethereum 的 L2 或像 Solana 这样的替代网络上发行以追求速度和成本优势。像 Arc 这样的新 L1 需要迅速吸引开发者和用户,也许通过激励或通过 Circle 的 CCTP(Cross-Chain Transfer Protocol)实现无缝的 USDC 跨链桥接。

对于涉足 meme 的区块链从业者来说,这提醒我们选择合适链的重要性。是坚持 Ethereum 生态以换取安全性和流动性,还是押注像 Arc 这样的新来者以获取专属优势?这也提醒我们,即便是稳定币巨头也在试验,这可能为 meme 代币创新带来新机会——或新风险。

关注 Arc 的推出进展;Circle 计划通过 Fireblocks 等合作伙伴提供机构访问,并且它可能发展成支持不仅仅是支付的更多功能。与此同时,像 Bunin 这样的讨论让社区保持警觉,确保我们质疑那些塑造我们所依赖技术的策略。

想了解更多区块链发展如何影响 meme 代币的洞见,请查看我们的知识库:meme-insider.com。你怎么看——L1 创新还是 L2 主导?在下方留下你的看法!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