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Virtuals Protocol 的反脆弱策略:为何像 Google 那样多元化可能革新 meme 代币

Virtuals Protocol 的反脆弱策略:为何像 Google 那样多元化可能革新 meme 代币

在快速变化的加密世界里,许多项目常被贴上“追逐下一个风口”的标签,而 Virtuals Protocol 的一位核心贡献者提出的新视角正在引发关注。推特用户 @everythingempt0 把雄心勃勃的多元化比作 Google 的打法,认为这不是零散而是策略性的反脆弱。对于不熟悉的人来说,反脆弱(antifragility)——由 Nassim Taleb 普及的概念——意味着在混乱中不仅能生存,还能繁荣。在 meme 代币的语境下,这就像是一个不会随着市场下跌而崩塌,反而能从波动中获益的项目。

这条推文以一个假设开场:想象 Google 突然涉足自动驾驶、搜索、视频、LLMs(即 large language models,支持 AI 聊天机器人的技术)、芯片、云服务、移动操作系统、地图、agent-to-agent 交互、药物发现和无人机。你不会称它轻佻;你会认为它有远见。然而在加密领域,尤其是 meme 代币,分散投入可能会让偏好简单估值的投资者感到困惑。

但关键在于:一个“无固定边界”的业务——从外部看可能显得混乱、让传统模型难以为它定价——在内部却可能是一台具备凸性收益曲线的发动机。把它想成期权交易:下行有限,上行无限。在多个不同领域投下小赌注,大多数可能熄火,但其中一次命中就可能爆炸性增长,带来厚尾回报——那些稀有但极为巨大的胜利。

引用 Warren Buffett 的话,推文精准指出:“我宁愿拿 2 美元的不可报告收益,也不愿拿 1 美元的可报告收益。”用加密的语言来说,这就是偏好隐藏的宝石而不是可预测但上限被套住的利润。如果你的时间视角足够长,这些厚尾回报会带来巨大回报。

这与 Virtuals Protocol 的理念深度共鸣——他们正在构建一个由 AI agents 组成的社会,这些 agents 创造服务、产品,甚至参与链上商业。从我们在他们网站 virtuals.io 上看到的情况来看,他们不仅仅是另一个代币;他们在推动 meme 化的 AI(比如 J3FF)或通过 Magnet 从推文发起 memecoins 的工具。这就是多元化的实践:AI、meme、代币化——一体化的尝试。

对这条推文的回复也反映出相似观点。有人指出 Google 的搜索引擎是为多元化提供资金的摇钱树,同时也帮助其规避反垄断问题。有人打趣说这只是创始人在玩乐——在 meme 文化里这很贴切:如果你不享受过程,又何必为更多钱而折腾?甚至有一条中文回复写道:“真的长周期布局,外面看着散但在为尾部爆发积蓄动能”,完美抓住了要点。

对 meme 代币爱好者来说,这种思维方式可能改变游戏规则。像 Virtuals 的 $VIRTUAL 代币(交易价约 $1.38),以及为创建代币化社区提供的工具,展示了将 AI 与 meme 结合如何带来韧性。别再想那些只会一招的项目然后被拉高出货(pump and dump),想像一个由 agents 自主生成价值的生态,把波动性转化为机会。

如果你在构建或投资 meme 代币,不妨借鉴这一点:拥抱“无定形”。它可能无法被整齐地放进电子表格,但在区块链这片荒野中,它正是那种能带来凸性、改变人生的反脆弱优势。继续关注 Virtuals Protocol——他们正在证明,多元化不是干扰,而是未来。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