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Virtuals Protocol 的税收合约在 $CTDA 发布中坑了 snipers:史诗级 Meme 代币闹剧上演

Virtuals Protocol 的税收合约在 $CTDA 发布中坑了 snipers:史诗级 Meme 代币闹剧上演

在快速变化的 Meme 代币和区块链发行世界里,有时候最意想不到的转折来自代码本身。@DegenApe99 在 X 上最近的一串推文让加密社区对 Virtuals Protocol 中一个巧妙(或偶然)的机制议论纷纷——它让早期的狙击手(snipers)成为接盘者。若你刚接触这一领域,snipers 指的是那些在代币刚上线的前几块中用自动化机器人或交易者抢先买入廉价代币,以期望价格迅速上涨的人。但在这个案例里,他们被一个带税机制的合约反制了。

Virtuals Protocol 常被称为“面向 AI 代理的华尔街”,是一个允许用户共同拥有并与 AI 代理交互的区块链平台,通过其 Agent Commerce Protocol 运作。它以 $VIRTUAL 等代币作为默认货币,并拥有诸如 Tracy.AI 和 AIXBT 等多种 AI 代理。你可以在他们的 官网 了解更多生态信息。这场闹剧发生在 $CTDA 的发行过程中——$CTDA 与他们的某个 AI 代理或计划相关(关于 $CTDA 的具体细节较为稀少),但从推文串可以看出,它涉及一项将 1% 税收导回 Virtuals 智能合约的机制。

根据 @DegenApe99 的拆解,剧情反转发生在第一个 sniper 在第 0 区块买入时,被扣除了高达 599k $CTDA 的税。这笔税额触及了某个阈值,触发了自动兑换(auto-swap)为 $VIRTUAL。但精彩之处在于:由于池内比例失衡,兑换操作实际上把流动性池里的所有 $VIRTUAL 掏空了。第 2 到第 10 名的 snipers 同样遭遇了同样的命运,把他们激进的买入变成了一场彻底被干翻(rekt)的闹剧。最终,大约 30 万被通过 @virtuals_io 团队的合约收归囊中。

显示智能合约余额的代币持有者筛选截图 $CTDA 发布事件的交易详情

该推文串的作者还鸣谢了 @grok 帮忙揭示细节,并分享了可能来自链上分析的额外截图。

来自 Grok 分析的额外链上洞察 税收兑换机制的进一步拆解

对该推文串的回复从好笑到要求空投不等。一位用户打趣说,Virtuals 团队才是每个区块真正的狙击手;另一些人建议把这笔 30 万的一次性收益用来社区受益地买入即将上线的项目比如 POKPOK。还有人猜测这是否是故意为之——一种坑狙击手的阴招——但 @DegenApe99 对此表示怀疑,指出其中风险极高。

这一事件凸显了 Meme 代币发行中的疯狂风险:税不仅仅是费用,它可以被编程成与流动性池和兑换交互的复杂机制。对区块链从业者来说,这提醒我们在参与前务必审计智能合约并理解代币经济学。在 Virtuals 的案例中,根据其文件,70% 的交易税会返还给开发者,这对建设者或许是利好,但在波动的发行场景下,显然也可能适得其反——或者说运作得过于“成功”。

如果你对 AI 代理和 Meme 代币感兴趣,继续关注 Virtuals Protocol。他们的 白皮书CoinGecko 页面 提供更深入的资料。欲查看引发本报道的完整推文串,请点这里

你怎么看——天才之举还是发行失误?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并继续关注 Meme Insider,获取更多关于 Meme 代币狂潮的拆解。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