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瞬息万变的加密世界里,情绪的转变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有些趋势却需要数年才能显现。最近,以太坊教育者、The Daily Gwei 创始人 Anthony Sassano(@sassal0x)在 X 上分享了一条发人深省的帖子,捕捉到了加密领域中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讽刺。经过社区多年的倡导,华尔街开始理解以太坊(ETH)的核心价值——“世界上最伟大的可编程价值存储”。与此同时,许多加密原住民——那些从早期就在行业一线的人——在 ETH 问题上却选择了观望。
对不熟悉该术语的人来说,“可编程的价值存储”指的不是像比特币那样单纯持有价值的功能,而是以太坊不仅能保存价值,还能启用智能合约——无需中介即可自动执行协议的自运行代码。这使得 ETH 成为去中心化金融(DeFi)、NFTs,以及当然还有爆发性的迷因币世界的基础层。
Sassano 的观察带有诗意,因为它颠覆了谁才是真正的信徒这一剧本。通常被认为是“进场较晚”的机构投资者,现在通过 ETF 和对 ETH 未来的大额押注大量进入。反过来,资深的加密用户,可能因市场波动受挫或被其他更快的收益所吸引,已经从 ETH 多元化撤离。这种被边缘化的现象可能源自多种因素,包括替代性 Layer-1 区块链的崛起,或像迷因代币这样的高风险高回报玩法的诱惑。
迷因币的关联:为什么原住民在换挡
这里最有趣的角度之一是它如何与迷因代币生态系统相联结。迷因币——那些由社区推动、常常源自网络笑话或文化现象的病毒式代币——已成为寻求快节奏刺激的加密原住民的常用选择。像 Dogecoin 或在 Solana 和 Base 上出现的新代币,都把人群从更“严肃”的资产如 ETH 吸引了过去。在对 Sassano 帖子的回复中,用户们也表达了类似看法。例如有一位评论者哀叹称,原住民们现在在“HoDLing MEME 垃圾”,而不是坚持 ETH,这暗示了一种被背弃或优先级转变的感觉。
这种转变并非没有理由。迷因币为投机、社交互动以及有时超过 ETH 在牛市期间稳健但较慢增长的超额回报提供了试验场。然而,随着华尔街巩固 ETH 的地位,也带来了疑问:原住民们追逐迷因币是否错过了长期收益?还是迷因正成为创新与趣味相结合的新前沿?
社区反应:看涨氛围与讽刺意味
这条帖子引发了一波回复,凸显了加密领域意见的分裂。有些人庆祝机构的采用,其中一位写道,“Eth 是王者”,强调了 ETH 持久的吸引力。另一些人则指出讽刺——那些“打造了 ETH 的文化与流动性轨道的人”,现在在大资金接管时远远观望。
一条颇具画面感的回复来自 DeFi Maseer 的 CTO Brian McMichael,他发布了一张自己自信地与华尔街标志性“Charging Bull”铜牛合影的照片,并配文:“我意识到我打不过他们,所以我加入了他们。很快就有大消息。”这张照片象征着加密反叛根源与传统金融实力的融合——随着区块链的发展,这一主题愈发常见。
还有回复在质问华尔街何时会对 ETH 完全看多;怀疑论者则认为真正的原住民从未离开。甚至有些人提到他们投资 ETH 是为了基础设施,而非泵—倾销(pump-and-dump)式投机,这显示出部分用户观点的成熟化。
这对迷因代币爱好者意味着什么
在 Meme Insider,我们致力于解读这些叙事,帮助你更聪明地导航迷因代币领域。机构对 ETH 的这次觉醒,可能会间接提振那些建立在以太坊或其 Layer-2 解决方案(如 Base 或 Optimism)上的迷因币项目,因为许多迷因项目正是在这些生态中繁荣。对 ETH 流动性与合法性的提升可能会向下渗透,使迷因项目更易获取并更有价值。
如果你是一个因为追逐迷因而把 ETH 搁置一旁的加密原住民,Sassano 的帖子是个温和的提醒:要有意识地进行多元化配置。迷因代币令人兴奋,但将它们与像 ETH 这样的蓝筹资产搭配,能在市场波动面前为你的投资组合提供平衡。
随着加密世界不断与传统金融接轨,像这样的故事提醒我们那些让行业保持趣味性的诗意反转。无论你是 ETH 阵营、迷因阵营,还是两者兼顾,保持信息灵通是繁荣于区块链动态生态的关键。你如何看待这次转变?在下方留言或在 X 上分享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