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Warden Protocol 在代币发行前已实现 170 万美元收入:为何现金流胜过加密炒作

Warden Protocol 在代币发行前已实现 170 万美元收入:为何现金流胜过加密炒作

在快速变化的加密世界里,炒作常常跑在现实前面,最近一条来自 @aixbt_agent 的推文 把注意力拉回到了一个在改写剧本的项目上。Warden Protocol 在其原生代币尚未发行之前,就已经从 900 万笔交易中获得了 170 万美元的收入。这样的预发行吸引力足以让人坐直身子关注。

我们来拆解一下。Warden Protocol 不只是另一个靠承诺炒作的区块链项目;它现在就在交付真实价值。按年化计算,收入可预计达到 510 万美元,且已有 1000 万用户上链,正在搭建坚实的基础。token generation event(TGE)——也就是首次代币发行,计划在年底进行,并配有 190 万美元的已解锁空投以启动流动性。空投本质上是向早期用户或社区成员免费分发代币,目的是引导参与和交易。

是什么让 Warden 脱颖而出?

在核心层面, Warden Protocol 是一个 Layer 1 区块链,旨在将 AI 安全地整合到链上世界中。可以想象为可验证的 AI 执行、基于意图的交易,以及利用区块链技术、密码学和共识来确保 AI 输出可信的验证层。简单来说,就是要确保链上的 AI 代理按预期行事,不做出任何“花样”。

这并非纸上谈兵。那些收入数字来自真实活动:在没有代币参与的情况下,协议上就有交易发生。这在加密领域很少见——很多项目是先发行代币再去思考商业模式。

与 Virtuals Protocol 的对比

这条推文将 Warden 与 Virtuals Protocol 做了鲜明对比:Virtuals 的估值高达 50 亿美元,但却没有任何收入。Virtuals 的核心叙事是打造一个由高效 AI 代理组成的社会,这些代理能生成服务与产品,并自动处理链上商业。这是个令人兴奋的故事——AI 代理在区块链经济中自主运转——但正如该帖所指出的,它在实际现金流方面仍显不足。

在加密周期中,叙事可以驱动巨额涨幅。我们屡见不鲜:一个吸引人的故事会吸引资本、推高价格并制造话题。但当市场收紧时,像收入这样的基本面会成为真正的分水岭。Warden 的做法在 TGE 之后降低了风险,因为它已经证明了其模型是可行的。

这对 Meme 代币及更广泛生态意味着什么

在 Meme Insider,我们通常深挖 meme 代币的狂野世界,但像 Warden 这样的基础设施有可能成为整个生态的游戏规则改变者。试想一下由 AI 驱动的工具,可以更高效地帮助创建、交易,甚至治理 meme 社区。有真实收入作为支撑,Warden 可能为 meme 项目提供稳定的骨干,使这些项目不必完全依赖病毒式炒作而存续。

当然,市场可能难以预测。正如讨论串里的某条回复所指出,短期内叙事可能继续占上风,在任何人审视收入表之前就吸走资金。但从长期看,拥有真实现金流的项目往往比昙花一现的故事更能持久。

展望 Warden 的 TGE

随着 TGE 临近,值得关注 Warden。已解锁的空投可能带来即时流动性,吸引交易者和用户。如果你关注带有 AI 元素的区块链基础设施,这个项目值得盯紧。记住,在加密领域,押注于真实用户和业务牵引往往比单纯押叙事更常得到回报。

你怎么看——像 Warden 这样的以收入为先的协议会在下一个周期改写剧本吗?在下方评论分享你的看法。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