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变化的加密世界里,保持领先意味着要理解那些能帮你准确为资产定价的工具。最近,DL News 转发了一条推文,介绍了 DefiLlama 关于 mNAV 的指南——这个指标正在成为任何处理数字资产金库(DATs)的人必须掌握的内容。如果你关注 meme 代币或更广泛的区块链生态系统,这可能会改变你看待估值的方式。下面用通俗的语言来拆解它。
理解 mNAV:基础概念
mNAV,即 market-cap-to-net-asset-value multiple 的缩写,本质上是一个比率,显示你为项目或公司持有的每一美元加密代币支付了多少。可以把它看成针对加密持仓的市净率(price-to-book ratio)。
简要公式如下:
mNAV = 完全摊薄市值 ÷ 库藏资产价值(美元)
- 如果是 0.5x,说明捡了便宜——用 50 美分买到价值 1 美元的代币。
- 在 1.0x 时,说明估值合理,和金库价值相匹配。
- 高于 1x(比如 3.0x)表示你在支付溢价,押注增长或炒作。
mNAV 的复杂性在于你选用的“视角” —— 即用于股数或代币数的口径:
- 已实现 (Realized):基于当前实际存在的股份或代币。
- 现实 (Realistic):加入来自期权、认股权证或类似来源的可能摊薄。
- 最大 (Maximum):包含所有可能的未来发行份额或代币。
在叙事驱动、波动剧烈的 meme 代币领域,混用这些口径会导致重大误判。
逐步指南:如何计算 mNAV
计算 mNAV 并不复杂,但需要注意细节。先从金库开始:
- 列出所有持有的代币,获取它们的当前价格,并汇总为美元价值。
- 找到最新的官方披露的股份或代币数量——不要盲信像 Yahoo Finance 这类一眼看过去的网站,它们常常滞后或搞错单位。
- 选择你的口径(已实现、现实或最大)。
- 调整任何例外项,比如拆股、合并或转换(例如美国存托凭证,American Depositary Shares,ADS)。
- 计算:市值 = 价格 × 股数;然后用市值除以金库价值。
如果想更进阶一点,可以考虑把债务和现金纳入,计算基于企业价值的 mNAV:
企业价值(Enterprise Value) = 市值 + 债务 - 现金
EV mNAV = 企业价值 ÷ 库藏资产价值
DefiLlama 的做法更直观,主要关注代币本身而不调整现金或债务——这对金库持有高波动资产的 meme 项目特别有用。
用 mNAV 交易:策略与建议
算出 mNAV 之后,就可以据此交易。折价(<1x)可能意味着买入机会,而溢价(>1x)则可能意味着在炒作退潮时卖出或做空。但要记住,mNAV 是一种工具,而不是水晶球——应与情绪分析、流动性检查和市场时机结合使用。
在情绪化严重的 meme 代币交易中,mNAV 能帮助让决策更有根据。避免常见陷阱,比如使用过时的数据或单位不匹配,这些都会极大扭曲你的判断。
案例研究:HYPE DAT 生态系统
为了看到 mNAV 的实际作用,我们看下 HYPE DAT 生态系统,涉及项目如 HYPD(Hyperion DeFi)、SONN(并入 Hyperliquid Strategies,HSI)和 LGHL(Lion Group)。这些是 DAT 在加密中如何运作的典型例子,金库往往持有可能与 meme 叙事挂钩的代币。
该案例的关键洞见:
- 金库拆解:对 HYPD 来说,是 1,535,772 个 HYPE 代币,每个 $48,总计约 $7,370 万。
- mNAV 差异:按已实现口径可能显示 0.79x 折让,但按现实口径跳升为 5.18x 溢价,最大口径则达 7.87x。这个差距凸显了口径选择的重要性。
- 暴露的陷阱:
- ADS 转换:这类换算搞错(例如在 LGHL)会把市值抬高好几千倍。
- 合并前后:合并前后的股数差异会完全改变格局 — SONN 从 675 万股变成超过 5.62 亿股。
- 数据来源:各类财经门户常因数据不一致导致 mNAV 范围出现极端差异,从 0.06x 到 119x 不等。
这个案例展示了 mNAV 如何在像 HYPE 这样的生态中揭示隐藏的价值或风险,特别吸引追逐炒作收益的 meme 爱好者。
如果你正在构建关于 meme 代币和区块链技术的知识库,像 DefiLlama 提供的 mNAV 工具非常有价值。想看更深入的指南可以查看 DL News,并继续关注 Meme Insider,获取把加密指标与 meme 文化结合的更多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