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为什么 AI 基准测试不重要:从 Gemini 3.0 给 Meme 代币交易者的教训

为什么 AI 基准测试不重要:从 Gemini 3.0 给 Meme 代币交易者的教训

在瞬息万变的科技和加密世界里,很容易被最新的炒作裹挟。一条来自 X 的线程由 ludwig (@ludwigABAP) 发起,切穿了围绕谷歌即将发布的 Gemini 3.0 AI 模型的噪音,提醒我们基准测试往往力不从心。但这和 meme 代币有什么关系?让我们深入看看并把点连起来。

线程一开始就是一句大胆的声明:“Benchmarks do NOT matter and 99% of them are awful and built by idiots.” Ludwig 指出那场争夺我们注意力的“万亿级营销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筹码。他总结道:“Nothing matters until it does and nothing is real until you can use it.” 在后续贴文中,他补充说 Gemini 3.0 可能在某些方面有所改进,但不会彻底革新一切——而且很可能在六个月内过时。他的建议是:“Use and abuse every tool that helps you with 0 loyalty and don't get psyopped!”(尽可能使用并滥用所有有帮助的工具,保持零忠诚度,别被心理战操纵!)

如果你在 meme 代币领域,这听起来非常熟悉。Meme 币依赖炒作、病毒式营销和社区驱动的叙事,和 AI 行业围绕基准测试的厮杀如出一辙。想想看:项目常常宣传诸如总锁仓价值(TVL)、交易速度或代币销毁等看起来很厉害的数据来拉高价格。但正如 Ludwig 对 AI 基准测试的警告,这些加密统计数据在没有真实可用性支持时也可能被操纵或毫无意义。

对区块链从业者来说,关键结论是关注可用性。在 meme 代币领域,这意味着要跳出图表,考察社区参与度、真实世界的应用,或能解决问题的集成。还记得 Dogecoin 的暴涨或像 PEPE 这样的代币崛起吗?它们并非仅建基于基准数据,而是建立在文化时刻和可及性之上。

Ludwig 提出的“零忠诚度”策略对加密世界同样适用。交易者会毫不犹豫地在 Solana 的 meme、基于 Ethereum 的代币,甚至做跨链套利中切换。不要产生情感依附——用现在有效的东西,当更好的出现就转向。这种心态有助于避免“心理战”,即被 FOMO(害怕错过)或盲目推销蒙蔽判断。

对该线程的回复也反映出类似的怀疑态度。一位用户开玩笑说要用 Gemini 3.0 建造“卡尔达肖夫二型文明”,凸显了过度炒作的夸张。另一位则指出围绕 Gemini 的非同寻常的预热宣传,暗示这是公关手法——类似于 meme 项目通过预告空投或合作来制造期待感。

在 Meme Insider,我们致力于揭开这些趋势的迷雾。无论是 AI 与区块链的交叉(比如 AI 驱动的 NFT 生成器或预测交易机器人),还是纯粹的 meme 操作,理解营销机器是至关重要的。下次你看到某个新代币或 AI 模型的华丽评价时,问问自己:我今天能有效地使用它吗?

完整线程见此处: here。保持精明,记住——在 AI 和 meme 代币世界里,可用性每次都胜过炒作。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