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eeb Qureshi,Dragonfly Capital 的管理合伙人,最近在 X(原 Twitter)上发起了一场讨论,他发了一条详尽的线程回应 Aztec Network 首席营销官 Claire Kart 对空投的批评。Kart 把空投称为“蠢”的做法,理由包括拉低行情、阻碍价格发现、并未推动真正的采用。Qureshi 认同这些观点,但他认为我们可以改进它们。下面我们拆解他的想法,看看它们如何可能改变代币发行,尤其是在疯狂的 meme coin 世界里。
传统空投的问题
对不熟悉的人来说,空投是指加密项目向用户免费发放代币,通常基于过去的活动,例如持有某些资产或与协议交互。但正如 Kart 指出的,空投往往在产品尚不可用时就发生。人们拿到“免费的魔法互联网货币”,卖掉走人。这制造了虚假的热度——农民(为奖励而钻空子的人)临时拉高指标,发行后所有东西就崩塌了。
Qureshi 将其与传统金融中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做了类比。IPO 之所以“飙升”,是因为像 BlackRock 这样的机构能以折扣拿到股份。它们被视为长期持有者,而不是短期投机者。散户呢?他们得付全价,因为更难审查。在加密领域,风投(VCs)由于声誉往往也能拿到类似的优待,但散户则被推向市场。
加密世界的不同之处在于:一切都在链上。我们可以透明地追踪钱包和行为。然而,项目大多只把明显的僵尸账号过滤掉,却没有真正奖励长期持有者。
引入持有者评分:游戏规则改变者
Qureshi 提出用“持有者评分”来修正这一切。空投后,项目应跟踪并公开像这样的指标:
- 用户持币时间(例如 7 天、30 天的留存率)
- 治理参与,如投票或 staking
- 支付的手续费、提供的流动性或产品使用情况
这些评分以标准化格式(比如 JSON)公开,供未来项目使用。就像加密世界的信用评分。如果你很快抛售代币,你的评分会暴跌,影响你下次空投的机会。这会产生“元激励”——用户会更谨慎,因为他们的声誉会跟着走。
把它想象成加密领域的信用局。金融公司共享数据是因为这能让所有人行为更好。在以社区驱动价值的 meme 代币中,这可以筛除拉高出货者,奖励那些真正长期参与的 degens。
什么时候空投仍然有用(以及何时跳过)
并非所有空投都糟糕。Qureshi 认为基于绩效的付费空投是合理的——比如用 TVL(总锁定价值)、交易量或流动性来积分,积分再换成代币。这些直接与价值创造挂钩,不会凭空消失。
但对于 layer-1 或面向消费者的更广泛分发?别再撒钱式空投。改用小规模空投(<15% 的代币)针对特定群体:早期支持者、贡献者或相邻社区。大头?转向分层众售(tiered crowdsales)。
在众售中,用户购买代币,但价格取决于他们的持有者评分。高分者以更低的价格获得更大配额——就像“分布式的 BlackRock”。低分者付更高价格或被拒之门外。这增加了参与者的投入,自然过滤 sybil,同时建立起更有承诺的持币者群体。
Qureshi 指出,这种元机制部分源于监管推动项目远离开放销售。但随着监管逐渐明朗(毕竟现在是 2025 年),众售可能回归,呼应以太坊最初的发行方式。
对 Meme 代币的影响
Meme coin 赖以生存的是病毒式传播和社区,但它们的发行往往重蹈空投的覆辙:炒作式发放引发抛售。应用持有者评分可以培养更强的“教派效应”——奖励在社交上活跃、提供流动性,甚至创作 meme 的持币者。像 Kaito(提到的用于社交参与评分的工具)之类的工具可以整合进来。
像 Optimism 和 Arbitrum 这样的项目已经在尝试对持有者进行发行后奖励,但从分发阶段就开始才是关键。对 meme insiders 来说,这意味着更干净的图表、真实的采用信号,以及代币由真正关心的人持有,而不是只为快进快出的人。
总结:是时候创新了
Qureshi 的线程呼吁大家去探索加密广阔的设计空间。空投不必是蠢的——我们可以用数据和激励让它们更聪明。随着监管趋于清晰,把空投与基于评分的众售结合,可能会带来更健康的生态系统。
查看完整线程请见 X 以获取更多细节。你的看法如何——持有者评分会成为新的元规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