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区块链在短时间内暴涨,而另一些即便有大量资金支持却惨遭湮灭?@VaderResearch 最近在 X(前 Twitter)上的一篇线程深入探讨了这个问题,并巧妙地把区块链网络与达龙·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oglu)那本获得诺贝尔奖启发的书《国家为何失败》联系起来。引用 @sjdedic 关于 BNB Chain 与 Base 的比较,VaderResearch 把视角一扭:把“国家”换成“区块链”,关于加密成功的原因立刻变得清晰起来。
我们来拆解一下。BNB Chain 由 Binance 在 2019 年推出,当时拥有一切优势——先发优势、几乎无限的资源和极强的分发能力。那时像 Solana 这样的竞争者甚至还未成气候。然而,尽管有这样的先手,BNB Chain 并未像预期那样完全主导市场。为什么?根据该线程,这是因为过于专注于短期价值提取,而非真正的创新。可以这么想:与其打造一个人人都能参与和创造的繁荣生态系统,更像是在榨取短期回报。
反观 Base——Coinbase 的 layer-2 区块链——却迅速走红。他们的秘诀是什么?就是全力推动加密领域向前发展。Base 把重点放在支持建设者、开拓新想法并创造能惠及整个社区的真实价值。就像为长期增长播种,知道收获会成倍回报。这种心态正呼应了阿西莫格鲁在书中所讲的:包容性的制度能保护权利、鼓励竞争并激发创新,从而带来繁荣;而掠夺性的制度,则由少数人囤积权力和财富,扼杀进步。
VaderResearch 直接引用阿西莫格鲁的话:“国家成功或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其制度的质量——而不是地理、文化或自然资源。”把“国家”换成“区块链”,这句话完全适用于 BNB 与 Base 的对比。包容性的区块链促进广泛参与,让开发者、用户甚至 meme 代币的创作者都能繁荣发展;掠夺性的则把控制权集中起来,限制机会与创新。在 meme 代币领域,这一点尤其重要——像 Base 这样的平台因其可访问性和友好的建设者氛围,已成为病毒式 meme 的温床,吸引大量创作者不断产出新点子。
这不仅是理论,而是在实时上演。以 Base 上的 meme 代币为例——它们正处于爆发期,因为该链的低费用和支持性氛围让任何人都能轻松发起并试验。BNB Chain 虽然在交易量上仍然巨大,但常给人更像是一个赚钱机器而非创新中心的感觉。正如 @sjdedic 指出的,这种短期思维在许多亚洲中心化交易所(CEXs)如 Binance 中广泛存在。他们擅长复制潮流(比如 Aster 对比 Hyperliquid),但在领导创新方面则稍显不足。
同时也要为像 Coinbase 的 Brian Armstrong 这样的领导者点赞——他总是在前瞻性思考,比如收购 Echo 来推动生态演进。想象如果更多的加密巨头采纳这种理念,我们会看到全面的爆发性增长,meme 代币及更广泛的项目都会从更强大、更包容的基础中受益。
无论你在区块链领域是开发者、交易者还是 meme 爱好者,这个线程都是一记警钟:把重心放在构建能赋能所有人的包容性体系上,你的项目才有机会腾飞。查看原始线程 这里 获取完整内容——是篇短而深刻的阅读。
最终,就像国家一样,区块链的兴衰取决于它们的制度。优先考虑包容与创新,你就为在这片疯狂的加密世界里长期获胜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