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瞬息万变的加密世界里,meme token 往往随社交媒体热度起落,因此建立真实的线上存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Amplifi Now 创始人 Graeme(@gkisokay)最近的一条帖子直指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许多加密创作者在 X(前 Twitter)上通过追求捷径在自毁前程。我们来拆解他的见解,并看看这些观点对 meme token 生态意味着什么。
Graeme 开始时对比了过去增长 X 账号的老派方式与当下由激励驱动的疯狂。早在“InfoFi”爆发之前——也就是信息金融,创作者在加密领域通过知识和见解变现的那波潮流——成功来自耐心、坚持和高质量内容。创作者是有机地构建受众,随着时间培养真实连接。
但现在呢?广告分成和付费功能等激励把玩法彻底颠覆了。所有人都在不停发帖以试图“薅系统的羊毛”,导致大量刷量账号激增。这些是假账户或自动化的 bots,通过放大点赞、转发和回复来制造虚假热度。创作者以为这种廉价的互动能模拟真实增长,但这其实是个陷阱。
正如 Graeme 所解释的,X 的算法优先推送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互动。当真实用户点赞或回复你的帖子时,会形成一个反馈回路,提升可见性。bots 做不到这一点——它们可能互动一次然后消失,无法留下持久影响。依赖这些手段会把你的账号送入他所称的“算法炼狱”,你的内容会被噪音埋没。
这在 meme token 世界里打击尤为严重。想想看:meme coin 的命脉在于社区话题度。像 Dogecoin 或者在 Solana 上出现的较新项目,往往都是从病毒式的 X 帖子和有机热度起步。但如果你作为代币创建者使用 engagement groups——那些互相点赞以制造虚假提升的灰色网络——你就是在贬值自己的品牌。真实用户,包括潜在投资者和合作者,能一眼识别出不真诚,然后就不会再理你。
对 Graeme 帖子的回复也反映了这种情绪。有用户称其观点“很深刻”,另一些人则同意信息流现在已被淹没,使得真正的创作者难以为继。这提醒我们,在以信任为一切的加密领域,虚假增长会迅速侵蚀信誉。
那么,解决办法是什么?Graeme 一针见血:坚持长期路线。尝试不同的内容风格,分析哪些内容能引起真实人的共鸣,并把资源投入到那些有效的内容上。对 meme token 构建者来说,这意味着专注于能够激发真实对话的叙事——也许是关于你代币故事的幽默长帖,或是能建立忠诚度的 AMA(问我任何事)环节。
避免像买 bots 或加入 engagement farm 这样的捷径;这些会在你项目还未正式起飞前就把它埋葬。相反,追求能把粉丝转化为拥趸的真实互动。最终,正如 Graeme 所言,捷径不会让你领先——只会把坟墓挖得更深。
如果你正在深入研究 meme token 或区块链营销,留意像 Graeme 这样的声音。查看他的原帖 here 阅读完整线程。可持续的构建不易,但在加密的西部荒野中,它是唯一能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