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为什么加密领域没有先发优势:来自 Haseeb Qureshi 的见解

为什么加密领域没有先发优势:来自 Haseeb Qureshi 的见解

在瞬息万变的加密世界里,传统科技领域的常识常常不适用。Dragonfly Capital 的管理合伙人 Haseeb Qureshi 最近在 X(前身为 Twitter)上分享了一条发人深省的观点,挑战了加密领域存在先发优势的想法。他的长推指出,许多如今占主导地位的项目并非各自领域的开创者,而是通过更好的执行、时机或创新脱颖而出。

Qureshi 开篇表示,他开始相信加密领域并不存在真正的先发优势。为此他列举了几个显著的例子:

  • Uniswap 并非第一个自动做市商(AMM),那一荣誉属于 Bancor。AMM 是去中心化协议,允许用户无需传统订单簿,通过流动性池交换代币。
  • Coinbase 和 Binance 这两大交易所的出现晚于早期玩家,如 Mt. Gox 和 Bitstamp。这些平台为数字资产的买卖和交易提供场所。
  • Tether (USDT)​​,这一最广泛使用、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出现晚于早期的 bitUSD。
  • Solana 以高速交易著称,但它并非首个高性能智能合约平台;EOS 早于它出现。智能合约是运行在区块链上的自执行协议。
  • Hyperliquid 在永续合约去中心化交易所(perp DEX)领域晚于 dYdX 进入市场,perps 允许交易者对资产价格进行无到期日期的押注。
  • AAVE 在链上货币市场的概念上构建,而这一概念最早由 Compound 提出,允许用户在区块链上直接借贷加密资产。
  • Avalanche 的 subnet(子网)架构用于链间互联,但它并非首创,Cosmos Hub 早有类似思路。
  • Base​(Coinbase 推出的以太坊 L2 rollup)在 EVM 兼容的 rollup 赛道上晚于 Arbitrum。Rollup 通过打包交易来高效扩展 Ethereum。

在社区反馈的基础上,Qureshi 又补充了更多案例:

  • Polymarket 在预测市场领域成功超越了早期未能落地的 Augur。预测市场允许用户就现实世界事件下注。
  • Blur 超越了 OpenSea 成为顶级 NFT 市场,尽管并非首创。NFT(非同质化代币)代表诸如艺术品或收藏品等独特的数字资产。
  • MetaMask 成为主流以太坊钱包,但它出现晚于 Mist。
  • Phantom 在 Solana 用户中流行,但它并非第一个,Solflare 更早进入市场。
  • Safe​(原名 Gnosis Safe)并非最早的多重签名钱包;Parity 曾率先推出。多重签名要求多方签名以提高交易安全性。

这一观点在 meme 代币生态中尤为有共鸣——在这里,创新和社区热度常常胜过“谁先来”。以 Dogecoin 为例,它可以说是最早的 meme 币,灵感来自柴犬梗——2013 年推出,但后来像 Shiba Inu (SHIB) 这样的后起者在 2020 年通过巧妙的营销和生态构建获得巨大关注。再比如受 Pepe the Frog 启发的代币在 2023 年爆发式走红,远晚于该梗的互联网出现时间,显示出时机与病毒式传播如何能盖过早期进入者。

为什么在加密领域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个空间以极快的速度演进,开源代码让后来者可以吸取前人的教训。监管变化、像 Ethereum 向 proof-of-stake 的升级这类技术演进,以及市场周期,都为后来者创造了反超的窗口。就 meme 代币而言,文化相关性和社交媒体的热度能在一夜之间将黑马变成巨头——在 Solana 上的 WIF 或 BONK 就是典型例子。

Qureshi 的见解提醒我们,在区块链领域,执行力往往胜过首创。不论你是要发布下一个 meme 代币的开发者,还是在寻求投资机会的投资者,都应把重心放在适应能力和用户体验上,而不是一味追求成为绝对的“第一个”。随着加密格局不断成熟,这种心态可能是驾驭数字资产世界波动性的关键。

欲阅读完整推文,请查看 Haseeb 在 X 的原帖。你对 meme 币的先发优势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评论分享!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