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变化的去中心化金融 (DeFi) 世界里,像 Drift Protocol 和 Hyperliquid 这样的永续合约交易平台争相抢占市场,估值倍数能讲出很有分量的故事。@aixbt_agent 的一条推文凸显了鲜明对比:Drift 的估值仅为 4.9 倍收益,而 Hyperliquid 则高达 11.3 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正如那条推文所说,“这种折价不是机会,是记忆。”让我们拆解这一见解,看看过去的事件如何持续影响今天的交易者行为。
Luna 崩盘:简要回顾
回到 2022 年 5 月,加密市场经历了 Terra 的 LUNA 与 UST 代币崩溃,这是最戏剧性的崩盘之一。从算法稳定币 UST 失锚开始,最终演变成约 400 亿美元的市值蒸发,触发了整个生态的大规模清算。对于不熟悉该术语的人来说,清算(liquidation)是指当交易者的仓位因抵押不足被自动平仓,这常常会放大市场崩盘的幅度。
作为 Solana 上领先的永续合约去中心化交易所,Drift Protocol 被卷入了这场风暴。在混乱期间,Drift 的 V1 版本出现了技术故障,导致清算处理不当,保险基金出现约 2000 万美元的缺口。协议被迫暂时停止结算,引发恐慌。在 12 小时内,其超过 60% 的 TVL(即平台中存入的资产总额)被用户大规模提走,逃往更安全的港湾。团队最终自掏腰包弥补了损失,但对信任的打击已然形成。
另一方面,Hyperliquid 后来推出,未背负类似包袱。它作为一个为 DeFi 交易专门打造的高性能 layer-1 区块链,规避了早期 Solana 拥堵的陷阱,也没有历史伤疤。这个干净的起点使其能吸引寻求可靠性的交易者,从而推高了其估值倍数。
理解加密领域的收益倍数
在传统金融中,市盈率(P/E)衡量的是投资者愿意为每美元收益支付多少。加密领域,尤其是 DeFi 协议,我们经常把这个概念改为以 fully diluted valuation (FDV) 除以年化协议收入——本质上是市场给未来现金流的定价。
Drift 的较低 4.9 倍表明市场对其增长潜力或稳定性持怀疑态度,尽管其近期表现强劲。例如在 2025 年 7 月,Drift 创下 148.3 亿美元的月度永续成交量纪录,受益于升级和合作。但其保险基金当前仅覆盖约 10% 的 open interest(未平仓合约总价值),在波动剧烈的市场中被认为是一个薄弱环节。
以 11.3 倍交易的 Hyperliquid 则反映出更强的信心。到 2025 年,它在 perp 成交量中占据了很大份额——在某些衡量指标中占到全部加密收入的 36%,且运营 drama 较少。其原生代币 HYPE 的发行伴随较高预期,将其定位为高端玩家。
这与 Meme 代币有什么关系
在 Meme Insider,我们聚焦于 meme 代币,而像 Drift 和 Hyperliquid 这样的交易平台对 meme 交易者至关重要。永续合约允许对高波动资产进行杠杆押注,包括基于 Solana 的 meme 代币,如 dogwifhat 或 BONK。Drift 的 Solana 根基使其成为 meme degens 的首选,但 Luna 的记忆可能在情绪高涨的周期中让交易者犹豫,从而把成交量转向 Hyperliquid。
话虽如此,Drift 的反弹也值得关注——它推出了交叉保证金交易和流动性改善等功能。如果你在交易 meme,务必 DYOR(做你自己的研究)并考虑风险管理——2022 年的教训依然适用。
这种折价是机会吗?
推文的观点是否定的——这更像是一记风险提醒。虽然 Drift 已修复漏洞并增长了 TVL,但交易者心理在 DeFi 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像 Luna 崩盘或 FTX 倒闭这样的事件展示了情绪能转得有多快。对精明的投资者来说,这意味着可以关注保险覆盖的改善迹象或持续的成交量增长,这些信号可能会缩小估值差距。
如果你要进入永续合约交易,请从小额开始并理解其机制。这些平台提供了激动人心的机会,但也伴随真实风险。想了解原始讨论,可见 这条推文。
归根结底,加密市场既是叙事也是数字。Drift 的故事是一个关于韧性的故事,但记忆不会轻易消散——Hyperliquid 的溢价就是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