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为什么金融科技公司在2025年打造自己的区块链执行环境

大家好,区块链爱好者们!如果你一直关注区块链世界,可能已经注意到2025年发生了一场引人入胜的转变。7月21日,Lorenzo Valente的一条推文引发了关于Robinhood和Coinbase等大型金融科技公司如何看待区块链技术的深度思考。让我们深入探讨这个话题,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解读,即使你是新手也能轻松理解。

对以太坊rollup路线图的误判

Lorenzo指出了加密社区中的一个关键误解:许多人以为金融科技公司和交易所会纷纷涌向以太坊的以rollup为核心的路线图,这是一个通过Layer 2(L2)解决方案来扩展网络的策略。Rollup就像区块链的增压器——它们在链下处理交易,然后将交易打包上链到以太坊主网,使交易更快、更便宜。大家原本认为这些公司会优先选择已有流动性(生态系统中资金流动量)和原子组合性(不同应用无缝协作能力)的场所。

但事实是,情况并非如此。这些巨头更倾向于通过构建定制化的执行环境来掌控自己的命运。可以把这比作选择自己建厨房,而不是去共享餐厅用餐——控制更多,但也带来新的挑战。

为什么控制权比流动性更重要

那么,为什么金融科技公司放弃加入现有生态系统?归根结底是为了权力和效率。像Robinhood(拥有2600万资金账户和2550亿美元资产)和Coinbase(近1000万月活跃用户,平台资产达3280亿美元)这样的公司已经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流动性。他们无需依赖以太坊1000亿美元的总锁定价值(TVL)或Solana的110亿美元——他们本身就是流动性!

Lorenzo强调,这些玩家将自己视为基础设施提供者,而不仅仅是参与者。比如,Robinhood的用户活跃度媲美热门加密钱包MetaMask,而Coinbase在资本和覆盖范围上超越了许多Layer 1(L1)区块链。这种转变意味着他们利用区块链作为基础,来增强已有平台,而不是依赖他人的搭建。

定制区块链解决方案的崛起

这一趋势并非全新,但正逐渐加速。以Coinbase为例,其推出了面向机构用户的以太坊L2项目Base。又如Robinhood据传计划结合Solana和Base,配合链下撮合和链上结算,或能节约30%的成本并实现当日(T+0)结算(详见neobanque.ch)。这些举措彰显了清晰的战略:拥有技术栈,以便针对自身需求优化,如速度和合规。

自建执行环境赋予他们更大灵活性。他们可以调整性能、确保安全并与业务模式保持一致——这是现成的L2解决方案难以提供的。然而,这种方式也带来风险。正如starknet.io所指出,L2解决方案会引入复杂性、安全权衡以及对主链的依赖。对金融科技公司来说,平衡这些因素如同走钢丝。

这对区块链生态意味着什么

那么,整体趋势如何?Lorenzo认为区块链世界正在超越单一模式。金融科技公司不再只是加入现有网络,而是成为自建系统的架构师。这可能导致生态更加分散——降低互操作性(不同区块链间的交流能力),但带来更契合特定行业需求的创新。

对于meme代币爱好者和区块链从业者(比如关注我们meme-insider.com的朋友们),这是一座机会的金矿。随着这些平台发展,可能会整合meme币或其他去中心化金融(DeFi)项目,创造新的应用场景。想象一下Robinhood或Coinbase推出meme币交易功能——是不是很酷?

结语

Lorenzo的洞见挑战了以太坊rollup战略的传统叙事,并揭示了金融科技公司对掌控权的渴望。未来这是否能促成更强大、更具多样性的区块链生态,还是导致碎片化混乱,还有待观察。眼下,这无疑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发展,尤其是在Robinhood和Coinbase持续推动区块链边界的背景下。

你如何看待这种转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并持续关注meme-insider.com,获取更多区块链和meme代币的最新动态!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