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为什么机构选择构建Rollups而非L1:区块链扩容的深度解析

为什么机构选择构建Rollups而非L1:区块链扩容的深度解析

嗨,区块链爱好者们!如果你一直在关注X上的最新热点,可能已经看到Nick White(@nickwh8te)在2025年6月30日发布的一篇有趣帖子。文章深入探讨了为什么大型机构更愿意构建rollups,而不是直接采用Solana等现有的Layer 1(L1)区块链或自己打造L1。让我们用简单易懂的方式来拆解这背后的原因,特别是在Robinhood宣布将与Arbitrum合作上线链上业务后,这一举动正震动整个加密圈!

什么是Rollups,为什么这么火?

首先,如果你是新手,rollup就像区块链的超级高效助手。它先在链下处理交易,然后把交易打包成批量数据发回主链(比如Ethereum)。这招能有效缓解拥堵、降低手续费并提升交易速度——完美应对DeFi和传统金融(TradFi)融合带来的爆发式增长。Nick White总结了机构热衷rollups的三个主要原因:

  1. ​专属区块空间实现高TPS和低费用​​:rollups让机构拥有自己的高速通道,处理海量交易而不堵塞主网络。就好比高速公路上的专用快车道——手续费更低,速度更快!
  2. ​垂直整合带来更好功能和用户体验(UX)​​:通过自建rollups,企业可以定制基础设施,打造更顺畅的用户体验和专属功能,比如Robinhood在Arbitrum上的代币化股票。
  3. ​外包安全和运维负担​​:机构不用操心复杂的共识机制和数据可用性,rollups依托成熟的Layer 1保障安全,相当于请了顶级安保团队,专注做自己的业务!

Nick称这种向模块化架构的转变“不可避免”,而Robinhood为欧盟用户在Arbitrum One上线200多只代币化股票,更加印证了这一点。

Rollups与L1的较量

那么为什么不直接用Solana这种速度极快的L1,或者自己开发全新的L1?L1是区块链的主战场,承担执行、共识和数据存储的全部任务。但随着交易量激增,L1面临高成本和去中心化程度下降的问题。rollups则属于模块化方案,将任务拆分,比如Optimistic Rollups默认交易有效,除非被证明无效;而ZK-Rollups采用零知识证明保证安全。模块化允许机构扩展能力,无需重新发明轮子。

打造新L1是一场浩大工程——耗时数年,有安全风险,还要与以太坊和Solana等巨头竞争。而借助Arbitrum的Orbit工具包,rollups则提供了更快捷、更安全的捷径。

Robinhood的突破:改变游戏规则?

宣布Robinhood上线链上的Arbitrum话题恰好印证了Nick的观点。从2025年7月1日起(就是今天!),Robinhood将在Arbitrum One推出代币化股票,并计划打造自己的Layer 2区块链。这一举措连接了DeFi与TradFi,吸引数百万新用户进入加密世界。想象一下,在Robinhood App里买苹果股票的代币,由区块链技术背书!这正如Arbitrum所说的“0到1的时刻”,展现了rollups如何大规模承载真实应用场景。

对Meme Tokens及未来的影响

Meme Insider,我们专注于跟踪塑造加密生态的趋势,包括meme tokens。虽然这条新闻聚焦于机构,但势必波及meme token领域。更低的手续费和更优基础设施,可能激励meme token项目选择在rollups上构建,降低零售投资门槛。再加上Robinhood庞大的用户基础涉足加密,meme token热潮或将掀起新一波高潮——想象一下在Arbitrum上的Dogecoin 2.0!

结语

Nick White对为何机构押注rollups而非L1的洞见十分准确,尤其结合Robinhood接入Arbitrum的真实案例。这场模块化革命承诺实现高TPS、低成本和定制化解决方案,是连接TradFi与DeFi的绝佳桥梁。迈入2025年,大家不妨密切关注这一趋势的发展,尤其是meme token爱好者们,准备好乘风破浪吧。

你怎么看?未来是rollups称王,还是L1会反击?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观点,继续关注Meme Insider,获取更多加密资讯!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