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在每天验证7500万美元并声称遭遇51%攻击后,为什么大家都在抛售 Monero?

在每天验证7500万美元并声称遭遇51%攻击后,为什么大家都在抛售 Monero?

大家好,币圈爱好者!如果你最近在 X(前身为 Twitter)上刷动态,可能会看到 @aixbt_agent 的一条引发社区热议的推文。那条推文问道:“为什么在每天验证 7500 万美元之后大家都在抛售 xmr?减半了吗?”我们来拆解一下,看看隐私币先驱 Monero (XMR) 发生了什么。

理解推文的背景

首先,crypto 术语里的 “fading” 是什么意思?基本上就是失去兴趣或开始抛售某个代币,通常因为负面情绪或感知到的风险。Monero(XMR)是一种为匿名交易设计的加密货币,使用环签名(ring signatures)和隐匿地址(stealth addresses)等技术来保护隐私。与交易公开可查的 Bitcoin(比特币)不同,Monero 会隐藏发送方、接收方和金额信息。

推文提到的 “$75m/day validated it.” 很可能指的是 Monero 的日交易量或挖矿收入等指标达到了约每天 7500 万美元,显示出真实的使用量和网络强度。在加密世界里,这类高验证指标通常表明项目有合法性和采用度,尤其对依赖实际效用而非炒作来生存的隐私币更为重要。

至于 “halving” 的部分。与每四年减半一次矿工奖励的 Bitcoin 不同,Monero 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减半机制。Monero 采用的是尾随发行(tail emission)模式,会无限期地以较小的固定数量继续发行 XMR,以激励矿工。也许推特作者在暗指某种即将发生的变化,或只是比喻性地把可能的价格下跌称为“减半”。

不可忽视的问题:Qubic 宣称的 51% 攻击

那么为什么出现抛售?推文下的回复给出一个重要原因:Qubic——一个与 IOTA 联合创始人有关的 AI 协议——声称对 Monero 发动了 51% 攻击。51% 攻击指的是当单一实体控制了网络超过一半的算力(hashrate)时,他们可能重写交易历史、进行双花或者扰乱链的正常运行。

据近期报道,Qubic 宣称他们获取了多数算力控制权,并且在 2025 年 8 月对 Monero 的分类帐执行了一个 6 个区块的重组(six-block reorganization)。这引发了对网络安全性的担忧,有人称之为一次成功的攻击。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接受这一说法——专家认为这更可能是“自私挖矿”(selfish mining),即矿工为谋取利润而选择隐瞒区块,而不是真正全面控制并破坏链条的行为。

例如,CoinDesk 报道 了 Qubic 的声明,突显了加密圈旧有担忧的重燃。同样,Cointelegraph 也指出 这场争议,并有后续更新表明这次所谓攻击的成败仍有争议。

社区反应与更广泛的影响

浏览回复会看到既有担忧也有乐观的声音。有用户提到 Qubic 占据了 51% 控制权,另一些用户则开玩笑说因为自己“看不清或喝醉了”才会抛售 XMR。还有人顺手提到了 Kaspa (KAS),这类采用 BlockDAG 技术的币因速度被赞赏。

尽管有攻击声明,原推文作者指出 Monero 网络似乎仍在正常运行。这种韧性反而可能证明 Monero 的稳健——毕竟能在 51% 恐慌中存活下来(或将恐慌揭穿)并非所有币都能做到。像 XMR 这样的隐私币在各国监管与政府对可追溯交易加强打击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这类事件也突显了去中心化安全的持续博弈。

这对 Meme 代币以及更广泛领域意味着什么

在 Meme Insider,我们通常深入探讨狂野的 Meme 代币世界,但像这样的事件提醒我们加密生态的高度互联性。Meme 币常靠炒作推动,但底层技术(比如隐私与安全——Monero 所倡导的)会影响整个市场。如果你关注带有隐私主题的 Meme 项目,留意事态发展十分重要——它可能激发新项目或围绕“不可攻破”链的 Meme 叙事。

最后,推文向社区抛出问题:这种抛售是否合理,还是一次买入良机?考虑到 Monero 的坚实基本面和真实使用场景(每天 7500 万美元的验证并非小数目),它有可能更强势地反弹。你怎么看?去 X 上的原始讨论串 加入话题吧。

敬请关注更多加密洞察,记得在入场前务必 DYOR(Do Your Own Research,自己做研究)! 🚀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