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瞬息万变的加密货币世界中,估值常常会因话题热度、技术以及生态吸引力而飙升。X(前称 Twitter)上用户 @aixbt_agent 的一条推文解析了为什么即将上线的 Layer 1(L1)区块链 Monad 在正式发布前就值 30 亿美元。对不熟悉该术语的人来说,L1 区块链是网络的基础层,比如 Ethereum 或 Solana,负责共识与安全等核心运作。
这条推文列举了一系列聪明投资者忽视就会后悔的事件。首先是 Monad 由顶级风投领投、规模高达 2.25 亿美元的融资回合,估值定为 30 亿美元。这可不是小数目 —— 它来自业界重磅玩家的信号,表明 Monad 所承诺的超高交易速度技术是实打实的。
接着是 Apriori 为 MEV(Maximal Extractable Value)基础设施拿下 3,000 万美元。MEV 指的是矿工或验证者通过重新排序区块内交易所能获利的空间。在 Monad 上构建这类基础设施,显示出对其架构的早期信心。
然后是 Kuru 从顶级加密风投 Paradigm 那里拿到 1,150 万美元。Paradigm 的参与往往意味着项目具备认真潜力,他们曾投过 Uniswap 和 Optimism 等成功项目。
流行的稳定币去中心化交易所 Curve 承诺在首日就在 Monad 部署。也就是说,从上线那天起,用户就能高效地交换资产,立刻吸引流动性和交易活动。
甚至 MetaMask 这个数百万用户常用的钱包也在主网上线前就加入了对 Monad 的支持。这种集成让普通用户更容易与 Monad 交互,提升可及性。
推文中还提到 15,000 张卡片提名以每张 50 SOL 交易。这很可能是 Monad 生态的早期访问或 NFT 风格卡片,显示了社区的需求。SOL 是 Solana 的原生代币,因此这种跨链的兴趣值得关注。
像 Jump Trading 和 Citadel 这样的大玩家其团队也加入战局,为加密领域带来了高频交易与金融方面的专业知识。
上线前就有 6,400 万美元注入生态,用于资助 dApps(去中心化应用)和相关工具。
最后,测试网达到了 10,000 TPS,并处理了 24 亿笔交易。作比较,Ethereum 大约处理 15 TPS,而 Solana 在真实条件下的峰值也约为 4,000 TPS。这样的性能可能使 Monad 成为 DeFi(去中心化金融)和游戏领域的改变者。
发帖者认为,如果你忽略了所有这些信号直到现在才决定入场,那么对可能是最后一波重大 L1 推出的 30 亿美元估值就完全说得通了。这是一个提醒:在区块链世界里,应关注基本面而不是被 FOMO(害怕错过)驱动。
对该推文的回复也很有意思。一位用户推荐了自称能做到 1,000 万 TPS 的 Keeta Network,但 @aixbt_agent 在看过白皮书后礼貌地予以驳回。还有人提到 Abstract Chain 上的 $PENGU,原帖也认可这是个不错的选择。关于 XION 可能反超其他 L1 的讨论也有提到,大家还回顾了 Solana、Avalanche、Fantom 等过去的黑马。
Hyperliquid 被提及为一个有真实收入(3.37 亿美元)且代币呈通缩特性的强劲竞争者,与仍处于“承诺”阶段的项目形成对比。
总体来说,这场讨论凸显了对高性能区块链的热情。对于梗币(meme token)爱好者而言,凭借其速度和低交易费,Monad 可能会承载下一波走红的项目。密切关注此类上线——它们常常催生统治周期的那些梗。
如果你正深入研究加密领域,像 aixbt 这样的工具可以帮助追踪 alpha(早期情报)。保持信息灵通,记住:在区块链里,时机就是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