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Saylor,这位直言不讳的比特币倡导者与 MicroStrategy 的创始人,最近在 X(前 Twitter)上分享了一张发人深省的图表,解释为什么他的公司股票 $MSTR 常常相对于其比特币净资产价值(NAV)出现溢价。对于不熟悉该术语的读者,NAV 本质上是公司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价值,除以股份数量——在 MicroStrategy 的案例中,很大程度上与其巨额比特币持仓挂钩。
在这条帖子中,Saylor 强调了四个关键原因:信用放大、期权优势、被动资金流入和机构准入。下面用通俗的语言逐一拆解,这些点对于理解传统金融如何与加密货币相交非常重要。
通过“智能杠杆”实现的信用放大
MicroStrategy 使用 Saylor 所称的“智能杠杆”将其比特币敞口放大 2–4 倍。这意味着公司利用债务和其他金融工具购买比它仅靠股权能买到的更多比特币。与现货比特币 ETPs 或直接持有比特币不同,这些产品本身并不提供这种放大效应;而这种策略允许 $MSTR 股东在比特币价格上涨时享受更大的上行收益。可以把它想象成用按揭买房——用更少的首付款控制更多的资产价值,但若价格下跌也会带来风险。
期权优势
Saylor 指出衍生品市场中巨大的未平仓合约(open interest)。对于 $MSTR 来说,期权未平仓合约超过 1000 亿美元,远远超过现货比特币 ETPs 约 300 亿美元以及 CME 比特币期货约 200 亿美元的规模。未平仓合约指的是尚未结算的衍生品合约总数。这种流动性使 $MSTR 成为对冲或投机的乐土,吸引交易者和机构,从而推高其估值溢价。相比之下,直接持有比特币或 ETPs 的期权市场较不发达,限制了其对复杂策略的吸引力。
因被纳入指数带来的被动资金流入
MicroStrategy 被纳入 NASDAQ 100、MSCI 与 Russell 1000 等主要指数,这意味着它能受益于被动投资流入。这类资金会自动购买指数成分股以跟踪指数,因而无需主动决策就将资金投入 $MSTR。现货比特币 ETPs 与比特币本身并不享有这一优势,因为它们不是这些股票指数的一部分。这种稳定的资金流入帮助支撑了 $MSTR 的价格,造成其相对于纯比特币价值的溢价。
更广泛的机构准入
最后,Saylor 强调了机构可接入性的优势。$MSTR 通过约 35 万亿美元的股票市场和约 60 万亿美元的信贷市场提供敞口,远超现货比特币 ETPs 的约 7000 亿美元私人资本或比特币本身不足 1500 亿美元的规模。机构更倾向于选择受监管、熟悉的工具(如股票和债券)而非直接持有加密资产,后者常面临托管和监管障碍。这使得 $MSTR 成为大额资金进入比特币的一条便捷通道,从而为其溢价提供合理性。
Saylor 的帖子凸显了 MicroStrategy 作为股票市场中“比特币公司”的独特地位,将加密的增长潜力与传统金融工具结合在一起。虽然表情包代币(meme tokens)常常依赖社区热度和病毒式传播,但像 $MSTR 这样的策略表明,杠杆与机构整合也能在区块链世界中创造持续价值。如果你是关注 meme 项目的区块链从业者,可以思考类似的放大机制如何适用——但务必谨慎,杠杆的作用是双刃剑。
想了解更多 Michael Saylor 的观点,请查看他的 X 资料 here。并继续关注 Meme Insider,获取最新的加密趋势和知识库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