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节奏飞快的加密世界里,打造一款“everything app”——一个同时处理支付、社交、交易等多功能的平台——是许多开发者的梦想。但在 Phantom 的 CEO 兼联合创始人 Brandon Millman 看来,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遥不可及。在加密记者 Laura Shin 在 X 上分享的一段剪辑中,Millman 解释了为什么只有拥有庞大资源的科技巨头才有可能做到这一点。
引发讨论的那条推文
Unchained 播客主持人 Laura Shin 发布了一段发人深省的剪辑,来自第 889 期,嘉宾是 Millman 和 Pudgy Penguins 的 CEO Luca Netz。推文写道:“‘everything app’ 论断是幻想吗?🧐 @BChillman 说,除非拥有 god-tier resources,否则这是一个输定的赌注 💥”
附带的视频片段显示 Millman 在播客中讨论谁会为下一个一亿用户群体铺路时的观点——是像 Phantom 这样的钱包,还是像 Pudgy Penguins 这样的 NFT 品牌。
Millman 关于 Everything App 的关键见解
在片段中,Millman 主张,与 X(前 Twitter)、Meta 和 WeChat 这样的巨头竞争去打造 everything app,本质上就是一场注定要输的较量。他强调,没有“顶级资源”(god-tier resources)以及数以亿计到数十亿的既有用户基础,几乎不可能成功。
根据片段,这里是对 Millman 话语的意译:“试图与 X、Meta 和 WeChat 竞争去成为 everything app,基本上就是一种失败的策略,除非你已经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既有玩家。你需要那种顶级资源和数以亿计到十亿级别的现有用户,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全球化互动。”
他指出,这些平台已经拥有能够无缝整合多样服务的规模、分发能力和基础设施——想想社交、支付、购物等都能在同一屋檐下实现。对于规模较小的参与者而言,追逐这一梦想往往导致好高骛远并最终失败。
本期节目题为“Companies Are Competing to Bring Crypto to the Masses: Who Is Best Positioned?”,对这一争论进行了更深入的讨论。Millman 代表钱包一方,主张像 Phantom 这样的 crypto-native 工具,Phantom 是一个以 Solana 为基础、以用户友好界面和对 meme token 交易的整合而闻名的钱包。
这对 Meme 代币意味着什么
在 Meme Insider,我们致力于解析区块链中的大思路如何影响 meme 代币这一狂野领域。Millman 的评论在这里尤其相关,因为许多 meme 代币项目起初靠病毒式炒作起家,但常常转而尝试构建“实用”功能——目标是成为带有 staking、游戏、社交功能等的小型 everything app。
以 Solana 的 meme 生态为例。像 BONK 或 WIF 这样的代币因 Phantom 等钱包的便利接入而迅速走红。但如果 Millman 说得对,这些项目在没有与巨头合作的情况下,可能难以进化为全面的平台。
相反,meme 代币可以通过借力现有的 everything app 来繁荣。想象一下 meme 交易直接整合进 X 或 Meta 的生态系统——那里已经有数十亿用户活跃。这可以极大加速采用,把小众的 meme 变成主流现象。另一方面,这也提醒人们不要制定过于雄心勃勃的路线图,耗尽资源却交付甚少。
对区块链从业者的更广泛启示
对于区块链领域的开发者和交易者来说,Millman 的观点是一次现实检验。尽管加密自豪于去中心化和自下而上的创新,达到大众采用的规模可能需要与中心化巨头合作。Phantom 自身正定位为加密新手的入门通道,专注于无缝的用户引导,而不是试图一开始就成为一切。
如果你正在做区块链项目,考虑专注于你最擅长的领域——无论是一个出色的 meme 故事,还是一个流畅的钱包体验——并与更大的平台整合以扩展触达。
想了解更多该讨论内容,包括 Luca Netz 关于 Pudgy Penguins 等 NFT 如何推动用户增长的见解,请查看完整的 Unchained 节目 here。
你怎么看?弱势方能否构建下一个 everything app,还是只有巨头能做到?在下方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