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瞬息万变的加密世界里,创新与投机并存,MartyParty 的一条推文提醒了我们关于这个行业核心原则的及时真理。MartyParty,是知名加密评论员兼节目 The Office Space 的主持人,他在 X(前称 Twitter)上强调了一个基本观点:如果不是 permissionless(无需许可),那就不是真正的加密货币。
这条推文发布于 2025 年 9 月 7 日,内容写道:"People remember if its not permissionless it is not crypto. Be weary of grifters with permissioned technology posing as crypto or web3. Permissioned is web2. We have tried that. It failed." 你可以在这里查看原帖 here。
用简单的语言来拆解:permissionless 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在无需中央权威批准的情况下参与。把它想象成一个开放的公园,任何人都可以进来、玩耍,甚至摆个柠檬水摊——没有门卫。在加密领域,这对应的是那些允许用户自由交易、开发或发布项目的区块链,从而促进创新与包容性。
相对而言,permissioned(有许可的)系统更像私人俱乐部:你需要邀请或审批才能加入。这类模式在传统金融和 Web2 平台中很常见,公司掌控访问权限和数据。MartyParty 的论点是我们已经见证过这些模式的失败——谁还记得大公司的数据泄露、审查和垄断问题?
这种区分在 meme token 生态中尤为关键,meme 代币正是在 permissionless 环境中蓬勃发展。像 Dogecoin 或者在 Solana 上出现的新版代币,往往因为任何人都能创建、交易或炒作而迅速走红。若采用 permissioned 的架构,可能会扼杀这种创造力,把充满活力的社区变成受控的孤岛,容易被利用和剥削。
MartyParty 对“grifters(骗子/投机者)”的警告直击要害。grifters 是那些为私利兜售华而不实的想法的人。在加密领域,他们常常宣传所谓的 permissioned "Web3" 项目,口口声声承诺去中心化,实际却是集中控制,最终导致 rug pull、漏洞和资金损失。正如 MartyParty 在后续回复中指出的,超过 90% 的重大攻击都针对集中化的 bridges——那些链间的 permissioned 门户。
讨论并未就此结束。回复区涌入了大量讨论,用户们争论桥接是否必要,并重申对集中化风险的担忧。有位回应者问:“bridges 是不是必须的?”MartyParty 的回答是明确的:不是,并指出它们是欺诈的高发地带。
对区块链从业者和 meme 爱好者来说,这是一个警钟。在我们导航最新技术新闻——无论是 layer-2 扩容还是 AI 集成——时,把优先级放在 permissionless 协议上可以确保这个领域忠于其根本:赋能个人,而非机构。
如果你正在研究 meme 代币,优先关注那些运行在完全去中心化链上的项目。像 Ethereum 或 Solana 上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s)等工具体现了这一理念,允许无缝、无需许可的交易。
MartyParty 的信号很明确:要实现真正的加密进步,就坚持 permissionless。这提醒我们,在这个行业里,自由不仅仅是口号——它是基石。保持警惕,让我们一起构建更好的 We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