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瞬息万变的加密筹资世界里,一场看似微妙却影响深远的变化正在展开——连资深投资人像 Defiance Capital 的 Kyle 都在讨论。在他最近的一条 X post 中,Kyle 抛出一个要点:SAFE 协议配合 token warrants 已经完全走向主流,事实上在把 SAFTs(Simple Agreements for Future Tokens)逐步边缘化。如果你在 Meme Insider 深度参与 meme tokens 或更广泛的区块链项目,这事儿相当重要。下面我们拆解一下,尽量不堆专业术语。
先给没接触过的人做个快速说明。SAFT 曾是早期加密项目的首选:投资者现在掏钱,未来拿到 token,押注上线当天的那波涨幅。可以把它想成在乐队成名前就提前预订演唱会门票。但问题在于——监管风险、市场波动和代币抛售,让这种模式比 meme coin 上的 rug pull 更具风险。
于是 SAFE 加上 token warrants 问世。SAFE(Simple Agreement for Future Equity)本质上是股权版:你投资换取公司的未来股份,而不是代币。再加上一份 token warrant——那是一种未来按既定价格获取代币的期权——你就得到了一个以股权为主但附带加密激励的混合工具。Kyle 说得很对:这不再是什么边缘策略;这是新常态。SAFTs?在谈判桌上几乎听不到了。
为什么会有这种转向?私募市场并不是孤立运作的——它们紧盯着公开市场的信号。而现在,加密圈的共识是:发行代币已不再是通往成功的金钥匙。还记得 2021 年的 ICO 狂潮吗?代币一度热销,但熊市之后,上市意味着更多审查、合规麻烦,且价值经常蒸发。创始人们也开始清醒:与其急于发代币,不如先把可持续的业务做起来,长期 alpha 更稳。
这回到了 Kyle 的核心论点:以股权为主、同时利用区块链技术的企业才是未来。想象一下——那些把区块链作为效率工具(比如去中心化数据或智能合约)但像传统初创公司一样融资的公司。起步时不需要代币魔法。讽刺的是,没有代币带来的流动性爆发,退出路径会更复杂。但好处是?加密领域依然是盈利能力的游乐场。Kyle 指出 Tether 就是例子 A:人均营收惊人,且完全不需代币的喧嚣。
那些非对称押注?Kyle 十分看好。他提到 Bridge(onchain capital markets 的能手)和 Sphere(在模块化区块链基础设施上先行)的案例。这些并非带有 meme 色彩的暴富赌博;它们是为在人才稀缺的生态中获得超额回报而设计的。更少的成熟玩家意味着更多空间让颠覆者实现 100x。
对于在 Meme Insider 上阅读的 meme token 猎手和区块链构建者,结论是:拓宽你的视角。当然,可以去追逐下一个 $PEPE,但也别忽视那些股权方向的机会。它们正在重塑我们资助创新的方式,将 Web3 的锋利与初创公司的稳健结合。当私募轮开始反映公开市场的谨慎时,胜出者将是押注于真正业务而非纯粹话题的人。
你怎么看——SAFTs 真要 RIP,还是只是一个阶段?在下面留言分享你的想法,关注我们以获取更多关于 meme tokens 及更广泛领域的 alp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