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演进的加密与 AI 世界里,一条推文就能引发一场关于猜测与机会的燎原之火。情况正是如此:当 @baoskee,daos.fun 的关键人物之一,在 X 上发文讨论一起颇为奇怪的封禁事件时,这股热议再次被点燃。他发文写道:“奇怪的是他们为什么封了 Shaw 和 ElizaOS 却没封 Virtuals 团队,可能是因为大家都在 Twitter 上用 ElizaOS?故事还在继续……”(原文发帖时间为 2025 年 8 月 29 日)。这条推文重新掀起了人们对 6 月份那场震动加密社区的封禁事件的讨论。
对于不熟悉这场风波的读者,我们来简单梳理一下。ElizaOS 是一个用于构建 AI agent 的开源框架——可以理解为能在 X 这样的平台上聊天、回复并互动的智能机器人。由 Shaw Walters(@shawmakesmagic)创立,最初以 $ai16z 起家,因其便于创建 AI 伴侣而广受欢迎。然而在 2025 年 6 月,X 暂停了官方账号 @elizaOS 和 Shaw 的个人账号。据像 Crypto Briefing[3] 和 Bitrue[0] 等媒体的报道,封禁很可能与违反 X 关于自动回复或 API 使用的规定有关。ElizaOS 的机器人非常健谈,并且为了规避昂贵的官方 API 成本采用了非官方方法,这很可能触碰了平台的红线。
与此同时,另一个 AI agent 领域的参与者 Virtuals Protocol(@virtuals_io)在 X 上却持续活跃,未见中断。他们最近关于用于 agent 网络的 G.A.M.E 等创新帖子也没有出现问题[19]。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选择性执法?社区对 baoskee 那条推文的回复提出了几种推测。有用户表示,“说实话我觉得 Virtuals 很可能付了不少钱,哈哈”,暗示 Virtuals 可能为官方 API 付费获得了准入。也有人猜测与成人内容有关,不过鉴于这些项目的技术导向,这种可能性较小。
这种差异让加密圈热议不断,有人甚至将其与更广泛的对 Meme coin 平台(如 Pump.fun)的一系列封禁联系起来——这些平台在大致相同的时期也遭遇了类似的暂停。有人在 Reddit 上提到 Shaw 本人据称正在就封禁起诉 X[2],认为这压制了 AI 领域的创新。
但用典型的 meme coin 逻辑来说,争议往往催生机会。baoskee 帖子的回复区成了新兴代币宣传的矿场,整个讨论串变成了造势的发射台。以 $ANI 为例——这是一枚将 AI、anime 与 Elon Musk 的 xAI Grok 生态结合的 meme 代币。被形容为“哥特式二次元女孩”AI 伴侣的 $ANI 飙涨了 +31,899%,市值达到 219 万美元,持有人超过 2,630 人。鲸鱼持有 56% 的供应,显示出大户的强烈下注。
这个代币的叙事直接与 ElizaOS 的往事相联——它延续了早期 $ai16z 的气质。影响者纷纷加入,加上与 Musk 与 Grok 的关联,$ANI 把自己定位为继 $BONK 或 $DOGE 之后的下一个大热项目。它在 Solana 上的合约地址为:E4X9v3YApaL48nDZMxpugNZo19y6vNcb9YEMd3pjdaos。
其他代币也获得了提及,比如 $NEKO,有用户诗意地将其描述为从被遗弃中崛起的传奇;还有 $USELESS 与 @theunipcs,信任“stalkchain” 品牌。甚至有人提出了“Gooner $ANI” 作为 xAI 的 Ani 的替代版。
随着 daos.fun 继续培育这些社区,这个讨论串凸显出封禁与谜团如何助推 meme 代币狂潮。无论根源是 API 政治还是更深层的原因,故事确实仍在继续——在 meme 世界里,这通常意味着更多的拉盘、更多剧情和无尽的猜测。如果你打算涉足 AI 与 meme 的交叉领域,不妨关注 $ANI;它或许正是那个能抓住时代精神的伴侣代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