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meme 爱好者和区块链开发者们!如果你最近在 X(前 Twitter)上滑过时间线,可能看到过来自 Ilmoi(Tensor HQ 与 Vector Fun 的创始人)的一条热议推文。他的最近推文在讨论在 AI 工具(比如 ChatGPT)唾手可得的今天,是否还值得在 2025 年学习计算机科学(CS)。剧透一下:Ilmoi 认为绝对值得,他给出的理由对任何投入 Solana 项目或 meme 代币开发的人都非常中肯。
引发讨论的那条推文
Ilmoi 直言不讳地说: “you should not learn CS in 2025” 是“literally the worst advice ever”。他的观点是,有了 AI,自学者现在拥有“10x 的能力”。关键是什么?掌握 CS 基础的约 20%(甚至仅仅是术语),你就能让 AI 去完成剩下 80% 的繁重工作。没有这些基础,你会卡住;有了它们,你就有了一个“比你聪明 10 倍的导师”坐在旁边。
为了说明这一点,Ilmoi 分享了一张他用来喂给 ChatGPT 的复杂 prompt 截图。内容是关于在 Solana 受限环境下优化数据结构——比如如何在不爆炸存储或计算成本的前提下高效地存储数十亿个键。
在这段 prompt 中,他在寻求一种能以对数时间(log(n))完成插入与查找、不需要删除操作、并用 Anchor Rust 实现的数据结构。优先项是:廉价存储、非阻塞的并行执行,以及简单的代码实现。这正是 Solana 开发者在现实中面临的问题——在高吞吐应用(例如 meme 代币上线或 NFT 市场)里,每个字节和每个计算周期都很重要。
为什么 CS 对 meme 代币创建者至关重要
你可能会问:这和 meme 代币有什么关系?Solana 是一个……(图像正是问题中提供的截图)。推文本身在反驳“2025 不要学 CS”的建议,而附带的图片则展示了一个关于 Solana 数据结构的 prompt 示例,说明懂基础后如何用 ChatGPT 解决复杂的链上工程问题。
回顾推文内容要点:
"you should not learn CS in 2025
literally the worst advice ever
not only should you, but you'll have 10x more powers than before as a self-learner
by knowing 20% (even just terminology) you can ask chatgpt to do the 80% of heavy lifting
where before you would have been stuck as a self taught engineer, now you have a 10x smarter tutor sitting next to you
but you DO need basics. You DO need to know what to ask it.
learn CS / math and don't listen to vibe losers"
图片则是那个 prompt 的具体示例,它说明了如何把 CS 基础知识转化为可向 AI 提出的具体工程问题。
这对 meme 代币开发者尤其重要,因为许多项目需要处理大量地址、空投名单、或链上状态。如果没有高效的数据结构与存储策略,项目成本和性能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拆解那个 Solana prompt:实际要解决的是什么
简要总结该 prompt 的需求与限制:
- 要存储的对象规模极大(示例中提到数十亿个 32 字节的键)。
- 需要插入与查找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为 O(log n)。
- 不需要支持删除,简化了设计。
- 不能为每个键创建独立的 PDA(太贵),需要更紧凑的账户布局。
- 优先考虑廉价存储、并行执行(利用 Solana 的并行处理能力)、以及在 Anchor + Rust 中实现的易用性。
这些需求在现实世界中很常见:想象一次大规模的空投、白名单验证或链上排名系统,系统必须既便宜又能扩展。
可能的答案方向:为 Solana 定制的 B-Tree / B+Tree 方案
结合 prompt 的要求,一个改造过的 B-tree 或 B+tree 是非常合适的选择,原因包括:
- 插入与查找均为 O(log n),满足性能要求。
- 每个节点可以在一个账户中存放多条键,极大降低 PDA 数量与账户开销,从而节省租金成本。
- 由于没有删除操作,不需要复杂的合并或重分配逻辑,设计更简单。
- 节点化的结构方便并行访问与分片(sharding),更契合 Solana 的并行交易处理模型。
- 在 Anchor Rust 中可以用 zero-copy 序列化(或类似方法)减少反复序列化的开销,并用固定大小的节点结构提升可靠性。
实现思路(高层):
- 定义节点结构(包含多个键与子指针)并在账户间序列化存储。
- 设立一个 root PDA 指向根节点账户,插入/查找从根开始遍历。
- 插入时在节点满时做分裂(split),但不做删除相关的合并逻辑(因为不需要删除)。
- 使用哈希或有序比较来决定键的位置;对于需要可验证的压缩或证明,可以在叶子层另外维护 Merkle 根。
- 利用 Anchor 的 account 校验与 CPI 机制,确保并发操作时的安全性。
AI(如 ChatGPT)能帮你把这些高层思路转成 Anchor Rust 的代码骨架、序列化模式示例以及测试用例,但前提是你理解基本概念,否则你无法判断生成结果的正确性或可靠性。
社区反应与替代方案
推文下的讨论也提到了一些替代设计,例如结合 Merkle 证明与分片(sharding)的方案,适用于需要可验证性和极端压缩的场景。不同方案的折衷点通常在于:空间成本、验证成本、并行能力和实现复杂度。
有人在评论里提到想看 AI 给出的具体实现回复,这正体现了 Ilmoi 的要点:有了 CS 基础,你就知道该如何构造 prompt、如何评估 AI 的回答、以及如何把结果安全地落地到 Solana 上。
对 meme 代币开发者的实用建议
- 学点 CS/数学:哪怕只是基础术语(时间复杂度、树/哈希/Merkle、序列化),也能让你和 AI 达成高效协作。
- 学 Anchor + Rust:这是在 Solana 上快速、规范开发智能合约的主流路径。
- 用 AI 做原型,但做严格审计:AI 能写出原型代码、测试样例和设计文档,但关键的安全边界和经济模型仍需开发者把关。
- 优化存储策略:为大量用户或键设计紧凑的账户布局(例如节点化存储)能显著降低成本。
- 关注并行:设计支持并行执行的结构可以充分利用 Solana 的性能优势,尤其对高并发的 meme 项目至关重要。
结论:在 2025,CS + AI = 强大组合
Ilmoi 的观点很直接:别被“别学 CS”的氛围带偏。掌握 CS 基础并利用 AI,能让你在 Solana 这样的区块链平台上更快地构建、更聪明地设计,尤其是当你在做需要规模化与成本控制的 meme 代币项目时。
想上手?从阅读 Solana 与 Anchor 官方文档开始,在掌握基础后用明确的 prompt 向 ChatGPT 询问具体实现方案,然后结合测试与审计,把 AI 的产出变成可靠的链上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