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演进的区块链世界里,不同链之间的互联一直是热门话题。最近,Wormhole 基金会联合创始人 Robinson Burkey 在 X(前身为 Twitter) 上分享了关于从第三方桥向原生集成转变的一些见解。这一讨论正值 Monad 宣布其由 Wormhole 提供动力的原生桥即将上线之后。
Burkey 指出,像 Wormhole 这样的协议正成为连接区块链的首选解决方案。可以这样理解:早期像 Polkadot 和 Cosmos 的项目设想了各自的多链未来,但现实走向有所不同。与其说是僵硬的框架,不如说我们见证了一个更灵活的生态系统,主权 Layer 1 区块链(L1)、替代虚拟机(altVM)和各种共识机制并存。它们需要无缝连接以实现繁荣,而这正是 Wormhole 发挥作用的地方。
以太坊与 Monad 之间的原生桥就是这一趋势的典型范例。Monad 是一个高性能的 L1 区块链,目标是在 Ethereum Virtual Machine(EVM)中通过并行执行达到 10,000 TPS 的吞吐量,正准备启动主网。他们的桥可在 monadbridge.com 访问,承诺采用模块化的安全配置。这意味着该桥在保持“有主见”地发行主要资产的同时,提供可定制的安全特性——本质上是聚焦关键代币,而不是让流动性四处分散。
对 meme 代币的爱好者而言,这一变化意义重大。meme 代币常常存在于多条链上,从 Ethereum 到 Solana 乃至更多,导致流动性碎片化。这种碎片化会让交易变得棘手,各个平台上的价格可能大相径庭。通过使用像这样的原生桥,项目可以在提升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的同时,把流动性更好地集中起来。这就像既能保有优势又能避免常见的权衡。
Burkey 强调,短期炒作有时会掩盖长期建设的重要性。与拥有相同审慎理念的团队合作——正如 Wormhole 与 Monad 的合作——为可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他以“gMonad”收尾,表达了对 Monad 潜力的期待。
在 Meme Insider,我们认为这对 meme 代币领域是利好。更便捷的跨链流动意味着 meme 社区可以更快扩张,在像 Monad 这样高速的链上发行代币,同时不丢失与以太坊庞大生态的联系。如果你关注链上 meme,留意这些互操作性举措——它们可能是下一波爆款代币的催化剂。
这一发展也再次说明,对于区块链从业者而言,跟上技术进步至关重要。无论你是在交易、开发,还是仅仅在 hodling(长期持有),像 Wormhole 这样的桥接工具都在让多链世界变得更易接近。你对原生桥与第三方桥有什么看法?在下面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