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变化的加密世界中,零知识(ZK)基础设施正在成为未来几年投机的热门话题。hitesh.eth(@hmalviya9)最近的一条推文突出了这一趋势,并引用了一篇更早的帖子,深入探讨了为什么 ZK 技术可能围绕代币催生新的“教派”,类似比特币早期挖矿的情形。下面我们用简单的语言剖析一下,并看看这与我们在 Meme Insider 喜爱的模因代币生态如何关联。
什么是 ZK 基础设施?
零知识证明(ZKPs)是一种密码学方法,允许一方在不泄露额外信息的情况下向另一方证明某个陈述为真。想象一下证明你有有效身份证明,但不透露姓名或地址——这关乎区块链交易中的隐私和效率。
ZK 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构建工具和网络,使区块链更快、更具扩展性且更隐私化。该推文认为这个领域适合投机,因为代币表现往往依赖于“教派形成”而非纯粹的实用性。在加密俚语中,教派指的是通过模因、社交媒体热炒和对未来潜力的共同信念来狂热支持某个项目的群体。
投机吸引力:Mining 2.0
该帖将 ZK proving(生成这些证明的过程)比作早期的工作量证明(PoW)挖矿时代。那时,矿工们投资硬件来保护网络并赚取奖励,围绕比特币等项目建立了庞大的社区。现在,ZK proving 可能成为“Mining 2.0”,用户运行 prover 节点以赚取被动收入。
作为证据,作者指出了像 Aleo 这样的项目。在 YouTube 上搜索 “Aleo mining” 会看到爱好者搭建节点的视频,形成了草根式的教派。类似地,Boundless 和 Succinct 正在吸引“skilled farmers”——那些为收益优化的加密用户——他们作为 provers 可能会长期留下来。
根据 EigenLayer 的一份报告,ZK proving 市场到 2030 年可能达到 100 亿美元,推动力来自对数十亿次证明的需求。这个估计看起来很雄心勃勃,但随着像 Google 这样的 Web2 巨头在 Google Wallet 等工具中增加 ZKP 支持,这并非不可能。如果更多公司跟进,ZK 基础设施可能会爆发式增长。
需要关注的 ZK 基础设施关键类别
该推文概述了 ZK 基础设施中可能迎来大规模增长的几个子领域:
- ZK Coprocessors:例如 Space & Time 或 Lagrange 的工具,用于卸载繁重计算,使应用更高效。
- ZK Indexers:用于私密且快速地查询区块链数据,再次以 Space & Time 为代表。
- ZK Computation:像 Boundless 这样的项目,使用 ZK 技术处理复杂计算。
- ZK Proving:Succinct 在这一领域领先,专注于大规模生成证明。
- ZK L1 Blockchains:如 Aleo 或 Miden 等完全基于 ZK 原则构建的基础层。
- ZK Rollups:作为 Layer-2 解决方案的 Starknet 或 zkSync,将交易打包到以太坊上。
文章还提到了 EigenCloud——一个可证明的云平台,用于构建集成 ZK 服务的应用。有意思的是,Google 与一家名为 Ligero 的较小 ZK 初创公司合作,表明真实采用可能来自加密圈外的整合。
模因价值胜过采用:与模因代币的关联
这里变得非常“模因”了:文章强调,对于大多数 ZK 基础设施项目来说,“模因价值 > 基于采用的价值”。换句话说,一个项目的代币价格往往不是因为广泛使用而飙升,而是由于社区对未来成功的强烈信念。这正是经典的模因代币逻辑——想想 Dogecoin 或 Shiba Inu,热度和模因将估值推到了远超基本面的高度。
在 ZK 基础设施中,最“吵闹”的项目可能并不会实现它们承诺的采用,但只要有教派在培育这个集体梦想,价格就能被推高。这种模因力量是我们在 Meme Insider 关注它的原因:理解这些动态可以帮助你发现新兴技术领域中下一个由模因驱动的大热代币。
真实采用可能会随着 Web2 的整合悄然发生,但对投机者来说,叙事和社区往往比技术本身更重要。正如作者所言,这不是财务建议——始终自行研究。
这对区块链从业者为何重要
如果你处在区块链领域,ZK 基础设施提供了提升技能的机会。学习零知识证明可以增强你在隐私导向开发方面的能力,参与 prover 网络甚至可能带来被动收入。关注这些类别,并记住:在加密世界里,故事通常比技术本身更能吸引人。
继续关注 Meme Insider,了解模因如何与前沿区块链技术交织。你如何看待 ZK 的模因潜力?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观点!